《新元史》卷二百四十四·列傳第一百四十一



時有同逃者,匿民樑上,視婦死事甚悉,遂傳於世。婦與子血影模糊,留殿階不滅,磨去復存。其後永新知縣烏斯道,為建祠於縣學。

劉仝妻林氏,福清人。父以遇,知名士。仝祖為福建招撫使,宋亡,與妻兄林空齋同舉義,共敗潰。仝祖亡命,自經死,有司執林氏,命具反狀,林氏叱曰:“吾家世為宋臣,欲以忠義報國,何反也?汝知以指血書壁而死者乎,是吾兄也!吾與兄忠義之心一也,肯為汝等辱?”遂遇害。

霍氏二婦尹氏、楊氏,許州人。至元中,尹氏夫卒,姑命更嫁。尹氏曰:“再嫁失節,妾不忍為也?”楊氏夫繼卒,慮姑逼之嫁,即白舅姑,與尹同守節,共居數十年。世號雙節霍家。

袁天裕妻焦氏,涇陽人。天裕祖母楊氏、母焦氏俱早寡,守志不嫁。天裕眾軍死於甘州,焦氏矢志不嫁。三世並以節義稱。

又至元中,邠州任氏、乾州田氏,皆一家三婦,少寡不再適。事聞,並旌之。

梁氏,臨川人,夫家王氏。大兵至,為一千戶所掠,詈之,為所殺。及事平,夫謀再娶,夜夢王氏告以已生某地,當復為君婦。明日,遣人聘之,一言而成。詢其生,與婦死日相同。

又王妙璘,海康人,王谷榮女,至元間,蠻寇雷州,執妙璘,將犯之。妙璘不受辱,投水死,有司旌之。

又雷州人朱先彬妻周氏。先彬死,周氏殉之。詔旌其門。

謝天與妻鄧氏,武進人。大兵至武進,鄧氏抱姑避牛闌中,投水死。又陳存信妻程氏,丹陽人。大兵攻常州,存信死之。程氏守節不嫁。子壽,為百戶,亦死於賊。詔旌其門。

徐順妻彭氏,東平人,鄭臘兒妻康氏,曹州人;夫卒,俱以身殉。有司旌之。

又陳若英,高安人。年十三,同縣舒璉聘為室。璉卒,若英自經死。有司旌其門曰貞節。又上猶人徐仁妻謝氏,夫卒,矢志不嫁。夫家陰賣為富室妾,謝氏訴於縣,不為理,自經死。大德間,廉訪司表其墓曰貞節。

只魯花真,蒙古氏,年二十六,夫忽都病卒,誓不再醮,孝養舅姑。逾十五年,舅姑歿,塵衣垢面,盧墓終身。至元間旌之。

其後,又有翼城宋仲榮妻梁氏,舅歿,負土為墳;懷孟何氏、大名趙氏,並以夫歿守志,養舅姑以壽終,負土為墳。

王德政妻郭氏,在名人。少孤,事母張氏孝謹,以女儀聞於鄉。及笄,富貴家慕之,爭求聘,張氏不許。時德政教授里中,年四十餘,貌古陋,張氏以貧不能教二子,欲綱德政為婿,使教之。宗族皆不謂然,郭氏順母志竟嫁之,與德政相敬如賓,教二弟有成。未幾,德政卒,郭氏年甫二十,勵節自守。大德間表其家。

郎氏,湖州安吉人,宋進士朱甲妻也。朱嘗仕浙東,以郎氏從。至元間,朱歿,郎氏護喪還至玉山里,留居避盜。勢家柳氏欲強聘之,郎誓不從,夜奉柩遁歸。柳邀之中道,復死拒,得免。家居,養姑甚謹。姑嘗病,郎禱天,刲股肉進啖而愈。大德十一年,旌之。

又有東平鄭氏、大寧杜氏、安西楊氏,並少寡守志,刲肉刲姑病。

秦氏二女,河南宜陽人,逸其名。父嘗有危疾,醫雲不可治。姊閉戶默禱,鑿腦和藥飲之,遂愈。父後復病欲絕,妹刲股肉置粥中,父小啜即蘇。

又孫氏女,河間人,父病癩十年,女禱於天,求以身代,且吮其膿血,旬月而愈。

許氏女,安豐人。父疾,割股啖之痊。

張氏女,盧州人,嫁為高厚妻,母病目喪明,張氏歸省,抑母泣,以舌舐之,目忽能視。州縣各以狀聞,旌之。

張興祖妻周氏,澤州人。年二十四,興祖歿,舅姑欲使再適,周氏不從,曰:“妾家祖母、妾母並以貞操聞,妾或中道易節,是忘故夫而辱先人也。忘故夫不義,辱先人不孝,不義不孝,妾不為也。”遂嫠居三十年,奉舅姑,生事死葬無違禮。其父與外祖皆無後,葬祭之禮亦周氏主之。有司以聞,並賜旌異。

趙孝婦,德安應城人。早寡,事姑孝。家貧,傭織於人,得美食必持歸奉姑,自啖粗糲。嘗念姑老,一旦卒,無由得棺,乃以次子鬻富家,得錢百緡,買杉木治之。棺成,置於家,南鄰失火,風烈甚,火勢及孝婦家,孝婦亟扶姑出避,而棺重不可移,乃撫膺大哭曰:“吾為姑賣兒得棺,無能為我救之者。”言畢,風轉而北,孝婦家得不焚,人以為孝感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