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史》卷五十五·志第二十二



管領本投下大都等路打捕鷹房諸色人匠都部總管府。秩正三品。達魯花赤一員,正三品。總管一員,正三品。同知一員,正五品。副總管一員,從五品。知事一員,從八品。提控案牘一員。掌哈贊大王位下事。大德八年,置官吏皆王選用。至大四年。省並衙門,以哈兒班答大王別無官屬,存總管府不廢。其屬。

東局織染提舉司,秩從五品。達魯花赤一員,從五品。提舉一員,從五品。副達魯花赤一員,從七品。副提舉一員,從七品。提控案牘一員。

隨路諸色民匠打捕鷹房等戶都總管府。秩正三品。達魯花赤一員,正三品。總管一員,正三品。同知一員,正五品。經歷一員,知事一員,捉控案牘兼照磨一員,常別吉大營盤事及管領大都路打捕鷹房等戶。至元三十年置。秩從三品。延祐四年。升正三品。

管領本位下打捕鷹房民匠等戶都總管府。秩正三品。達魯花赤一員,總管一員,副達魯花赤一員,同知一員,副總管一員,判官一員,從六品。經歷一員,知事一員,提控案牘兼照磨一員,掌別吉大營盤城池阿哈探馬兒一應差發、薛徹乾定王位下事。泰定元年置。

刑部:尚書三員,侍郎二員,郎中二員,員外郎二員。品秩同前。掌刑名法律,凡大辟之按覆,繫囚之詳讞,孥收產沒之籍,捕獲功賞之格,悉以任之。中統元年,以兵刑工為右三部,別置郎中、員外郎各一員,專署刑部。至元二年,析置兵刑部,尚書四員,侍郎二員,郎中四員,員外郎五員。三年,復為右三部。七年,始置刑部,尚書一員,侍郎一員,郎中一員,員外郎二員。八年,改為為兵刑部。十三年,又為刑部。二十三年,定六部尚書、侍郎、郎中、員外郎各二員。大德四年,增尚書一員,主事三員。至正十二年,增尚書侍郎、郎中、員外郎各一員。其屬:

司獄司,司獄一員,正八品。獄丞二員。正九品。初以右三部照磨兼管刑部獄。大德七年,始置專官。

司籍所,提領一員,同提領一員。至元二十年。改大都等路斷沒提領所為司籍所,隸刑部。

工部:尚書三員,侍郎二員,郎中二員,員外郎二員。品秩同前。掌百工之政,凡營造之程式,材物之紿受,銓注局院司匠之官,悉以任之。中統元年,置右三部,尚書、郎中五員,員外郎五員,內二員專置工部事。至元二年,分立工部,尚書四員,侍郎三員,郎中四員,員外郎五員。三年,復為右三部。七年,始置工部,尚書二員,侍郎二員,郎中三員,員外郎五員。二十三年,定工部尚書、侍郎、郎中、員外郎各二員。明年,又增尚書二員。二十八年,省尚書一員,增主事五員,置司程官四員。正七品。其屬附見於後:

右三部照磨一員。從七品。

左右部架閣庫,秩正八品。管勾二員,正八品。掌六部文卷簿籍架閣之事。中統元年,左右部各置。二十三年,並為左右部架閣庫。

諸色人匠總管府。秩正三品。達魯花赤一員,正三品。總管一員,正三品。同知二員,正五品。副總管二員,從五品。經歷一員,從七品。知事一員,從八品。《元典章》:諸色人匠總管府,照磨兼管勾承發架閣,正九品。提控案牘一員。掌百工之技藝。至元十二年,置總笞、同知、副總管各一員。十六年,置達魯花赤一員,增同知、副總管和一員。二十八年,省同知。三十年,省副總笞。後定置諸員。其屬:

梵像提舉司。秩從五品。提舉一員,從五品。《元典章》工部大倉提舉,從五品。同提舉一員。從六品。吏目一員。掌繪佛像及土木刻削之工。至元十二年,置梵像局。從七品。延祐三年,升提舉司。

出蠟局提舉司,秩從五品。提舉一員,副提舉一員,從七品。吏目一員。掌出蠟鑄造之工。至元十二年,置局。從七品。延祐三年,升提舉司。

鑄瀉等銅局。秩從七品。大使一員,從七品。副使一員。從八品。掌鑄瀉之工。至元十年,置官三員。二十八年,省管勾一員。

銀局。秩從七品。大使一員,從七品。直長一員。正八品。掌金銀之工。至元十二年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