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史》卷五十一·志第十八



永縣寨。

平里縣寨。

鎖州寨。

雙隆寨。

思母寮。

歸仁寨。

各丹洞。自各丹至光州,《翰墨全書》為永順、保靜、南渭三州安撫司所屬蠻夫軍民長官。

木當寨。

雍郎、客都等處。

雍門犵狫等處。

棲求等處。

伴客蠻婁水等處。又作仲家婁水。

樂賴、寨囊、吉利等處。

華山谷津等處。

青塘、望懷、甘長、不列、獨良等處。

光州。宋功州,聲轉為光州。至元三十年,光州蠻光龍等入貢,授蠻吏長官。

者者察。

安化思雲等洞。

北遐洞。

茅難、思風、北郡、都變等處。《翰墨全書》屬永順等三州安撫司。

必證縣

清樂盈等處。

誠州富盈等處。

赤畲洞。

羅章特團等處。

福水州。

允州等處。

欽村。

硬頭三寨等處。

顏村。

水歷吾洞等處。

順東六龍圖。

推寨。

橘叩寨。

格慢等處。

客盧寨。

地省等處。

平魏。

白厓。唐以宋沱洞、烏引洞、蘆荻洞、村望洞、白厓洞五寨,命田氏世官其地。宋因之。至元二十一年,升為施溶州。後仍為白厓長官司。

雍門、客當、樂賴、蒙囊、大化、木瓜等處。

嘉州。

分州。

平石朱。大德元年,平石朱六洞蠻及十部洞蠻皆來降。二年立平石朱石洞三蠻夷長官司,設士官二十四員。

洛河洛腦等處。

寧溪。

瓮除。

麥穰。

孤頂得同等處。

邑瓮。

陂控州。

南平。

獨山州。至大三年,獨山州土官蒙天童款附,置獨山州窖洞木洞都谷部等處諸軍民司。

木洞。

瓢洞。

窖洞。

大青山骨計等處。

百佐等處。

九十九寨蠻。

當橋山齊朱谷列等處。

虎列谷當等處。

真除杜珂等處。

楊坪楊安等處。

棣甫都城等處。

暢友閬。

百也客等處。

阿落傳等寨。

蒙楚。

公洞龍木。

三寨貓厓刺等處。

黑土石。

洛濱洛鹹。

益輸沿邊蠻。

割和寨。

王都谷浪寨。

王大寨。

只蛙寨。

黃平下寨。

林拱章秀拱江等處。

密秀丹張。丹張即前單張,各郎酉即前葛浪洞,草堂即前草塘,恭溪、焦溪、林種俱見前。疑諸地前屬播州,後屬平伐,遂重複如此。

林種拱幫。

西羅剖盆。

杉木筲。

各郎西。

恭溪、望城、崖嶺等處。

孤把。又名孤把當。

焦溪篤住等處。

草堂等處。

上桑置。

下桑直。元初置桑直縣安撫司,至正末廢。

米坪。

今其平尾等處。

保靖州。宋羈縻州,元因之。

待團等處。

西北地附錄。太祖長子朮赤、次子察合台及太祖孫旭烈兀分封之地,為西北三藩。稱篤來帖木兒、月祖佰、不賽因位下者,文宗至順三年《經世大典》成書,據當時藩王位下載其封地,故不稱朮赤諸王。舊志采自《經世大典》,今因之。其地名與《經世大典圖》互有出入,則纂修《大典》者之疏也。

篤來帖木兒位下。察合台大王五世孫。

途魯吉。《經世大典圖》在可失哈耳北,阿力麻里西南。本西突厥之地,後屬西遼。太祖滅西遼,以其地封察合台。

柯耳魯。《大典圖》在阿力麻里西北,本突厥三姓葉護葛邏曾之地。太祖六年,其酋阿爾思蘭來降。後帖木耳附馬對其子沙哈普於其地。

畏兀兒地。本高昌地,唐置交河郡,又為回鶻所椐,後自號畏兀兒。太祖六年,其亦都護來朝,置達魯花赤監之。

哥疾寧。城名。《大典圖》作嘎自尼。唐漕國之鶴悉那城。後為貨勒自彌屬城。太祖十六年,取之。

可不里。城名。《大典圖》在哥疾寧城東,貨勒自彌屬地。

巴達哈傷。城名,亦部落名。本西遼地。哲別克西遼,其酋將近入巴達克山,即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