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史》卷五十一·志第十八



忒耳迷。城名。本唐之喝密。《圖》貨勒自彌屬地。太祖十五年,自將大軍攻下之。

不花刺。城名。唐安國地。本西遼屬部,後為貨勒自彌所並。太祖十五年,取之。

那黑沙不。城名。唐那色波國地。太祖十七年,駐兵此地。英宗以後元人稱其地曰咳而什。葛葛兒克汁建宮殿於其地。國語稱宮殿曰咳爾什。

的里安。城名。《大典圖》作的安里,在不花剌、柯提之間。

撒麻耳乾。城名。本唐康國地,後為回紇所據,貨勒自彌復取之。太祖十六年,攻拔其城。憲宗置阿梅河等處行尚書省。治此。後為附馬帖木兒都城,東有養夷沙鹿梅牙、塞藍、塔什乾、西有渴石、迭里迷諸城,皆隸焉。

忽氈。地名。《大典圖》在察赤南。撤麻耳乾東。本唐俱戰提國地。太祖十五年,征貨勒自彌,使別將攻克忽氈。

馬耳亦囊。城名。

可失哈耳。城名。本西遼屬地,太祖十三年取之。

忽炭。城名。《圖》在倭赤之西。可失哈耳之東南。本兀丹部,又曰斡端。至元中,置宣慰司都元帥府。未幾罷。

柯提。城名。《大典圖》在貨勒自彌東南,為貨勒自彌舊部。

兀提刺耳。《圖》在撒麻耳乾之北。城名。蒙古人稱為卯危巴里克。譯言惡城,以攻城多傷士卒。

巴補。城名。《大典圖》在忽氈東。

訛跡邗《大典圖》作訛跡,即舊史本紀之養吉乾。

倭赤。城名。

苦叉。亦作曲先。元初置曲先答林元帥府。

柯散。城名。《大典圖》在察赤西,本寧遠國之渴寨城。唐置休循州都督府。

阿忒八失。《大典圖》在亦剌八里西南,又曰渾八升。

八里茫。《大典圖》在倭赤北,屠寄說茫為沙之誤字,八里沙即八剌沙袞。西遼都城。

察赤。唐石國地,又名塔什乾。太祖十五年,征西域,攻拔其城。

也雲赤。城名。《大典圖》在亦刺八里西。

亦刺八里。城名。《大典圖》在阿力麻力西南。

普刺。城名。

也迷里。城名。《大典圖》在普刺東北。定宗潛邸在此。

阿力麻里。城名。《大典圖》在苦叉北。至元八年,北平王南木合建幕庭之地。

合剌火者。本火州治。至治間,地入察合台後王。至順元年,復立總管府。

魯古塵。《圖》在合剌火者之東。他古新之西。唐柳中縣,又曰柳陳城。

別失八里。《圖》在魯古塵之北,本回鶻五城,為畏兀兒地。憲宗置行尚書省。至元二十年,改立宣慰司元帥。後為察合台後王屬地。

他古新。城名。《大典圖》在魯古東北。

仰吉八里。

古塔巴。

彰八里。《大典圖》在別失八里之西,由此而西為古塔巴,又西仰吉八里。

月祖伯大王位下。朮赤五世孫。

撒耳柯思。部族名。太祖十六年,命速不台征其部落,取之。《大典圖》在阿蘭、阿思之南。

阿蘭、阿思。部族名。亦名阿速。太祖十六年,速不台取其地。

欽察。部族名。

斡羅斯。部族名。詳外國列傳。

不里阿耳。部族名,亦城名,又作布爾嘎爾。《大典圖》在欽察東北。唐波臘國。太祖十六年,速不台征其部族。後拔都西戎,始城之。

撒吉剌。部族名,亦城名。斡羅斯之屬地。

花剌子模。部族名。又作貨勒自彌。詳外國列傳。

賽藍。城名。本西突厥地。先為海都分地,又屬拔都後王。後為附馬帖木兒所取。

巴耳赤邗。城名。一曰八兒真。太祖十五年,朮赤攻拔其地。

氈的。城名。一名鄭成。太祖征西域,朮赤分兵取氈的、養吉乾。

不賽因大王位下。旭烈兀四世孫。

八哈剌因。地名,沈曾植說:當作哈剌八因。

怯失。地名。《大典圖》:與八哈剌因,隔海東西相對。

八吉打。即報達。詳列傳。

孫丹尼牙。哈兒班答大王所築都城。

忽里模子。地名。大德中,合贊大王遣使來朝,浮海歸,其登入處為忽普謨斯,即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