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史》卷五十一·志第十八



大小化等處。

洛甲洛屯等處。

低當低界等處。

獨石寨。

百眼佐等處。至治二年,百眼等處蠻夷長官司言:康佐寨王等殺巡檢王忠以叛,宣慰司討平之。

羅來州。

那歷州。

重州。宋勛州,廢為重州長官司。

阿孟州。

上龍州。本桑州上隆寨,元初置上龍州,後降為長官司。

峽江州。

羅賴州。木爪犵狫地。

桑州。至元二十九年,斡羅斯招撫桑州生苗,詣關貢獻。

白州。

北島州。

羅那州。

龍里等寨。

六寨等處。

帖犵狫等處。

木當三寨等處。

山齋等處。即山寨之訛。

羨塘帶災等處。

都雲桑林獨立等處。

六洞柔遠等處。

竹古弄等處。至元二十七年,金竹府土官言:招降竹古弄、古魯花等處三十餘寨。

中都雲板水等處。

金竹府。唐蠻酋金密定,授金竹寨土官。至元二十六年,改四川金竹寨為金竹府。二十七年,置金竹府大隘等處四十二寨蠻夷長官。二十九年,金竹知府臊驢言:“招諭平岱山齋寨主,今有百眼佐阿冒谷各營各迪等久欲內附。”招從之。

都雲軍民府。至元二十八年,洞蠻爛土立定雲府。後至元元年,平伐都去定雲酋長等來降,即其地復立宣撫司。《翰墨全書》都雲定雲安撫司所轄軍民官,曰萬朝平壩焦溪江水望城等處,吳黎當溪等處,中都雲板水等處,大洞乾真等處,李殿李稍等處,上都雲等處,八千寨樓等處,丹竹楊西等處,上官溪厓斗厓尾銅鼓等處,黎波重端等處,周色竹明等處,上水洞等處,平珠平駝等處,所轄蠻夷長,日安化洞長官,安化中州等處,卯雄中團等處,曰安化下州只隆思丹歸仁各丹五寨長官,曰銅人大小江等處古州八萬等處,容江八黃等處,十利合水等處,新化等處,寶安等處,湖耳洞提溪等處,省溪等處,務溪等處,黃寨等處,萬灰等處,平岳溪等處,施溪等處,武龍潭溪皮林銅左五開賴寨地西七洞邦厓等處。其中都雲板水、李殿李稍等地名,已見上下文。附著以備參考。

萬平等處。

南寧丹州。至元二十九年,諭平伐等部詔書:南順丹州北懷金竹。舊志州誤竹。

陳蒙爛士等處。至元二十六年,中下爛士等處洞長忽帶等,以洞三百寨一百一十來降。二十八年,改陳蒙洞為陳蒙州。二十九年,置陳蒙爛士軍民安撫司。

李稍李殿等處。

陽安等處。

八千蠻。

恭焦溪等處。

都鎮。又作都鎮馬乃等處。

平溪等處。

平月。

李璮。

陽並。

盧山等處。

乖西軍民府。皇慶元年置。二年,又隸播州宣撫司。

上都雲等處。《明一統志》:上都雲等處、中都雲板水等處,並元置。

順元等路軍民安撫司。至元二十年,討平四川九溪十八洞,大處為州,小為縣,分立總管府,聽順元路宣慰司節制。宣慰司改安撫司年分闕。二十八年,改隸湖廣行省。

雍真乖西葛蠻等處。唐蠻酋楊立信之後。皇慶元年,改乖西等處軍民府,隸播州宣慰司。

葛蠻雍真等處。大德五年,葛蠻雍真土官宋隆濟叛。七年,討平之。

曾竹等處。大德七年,順元同知宣撫事宋阿重,嘗為曾竹蠻夷長官,以其叔宋隆濟叛,上言宜深入烏撒、烏蒙。至水東,招木樓苗,擒隆濟以獻。

龍平寨。王圻《續文獻通考》作把平塞,《明一統志》同。

骨龍等處。《經世大典》作龍骨長官。蠻酋宋國,以征南功。授士官。

底寨等處。屬蠻酋蔡氏,以討黑羊功授底寨土官,子孫世據其地,宋隆濟反,達魯花赤也思乾避於底窩揚若寨,即底寨。

茶山百納等處。

納壩紫江等處。唐紫薑縣,後訛江。至元二十九年,安撫使宋子賢招諭平伐大瓮眼、紫江、皮陵、潭溪、九堡等處蠻夷,皆降。

磨波雷波等處。

漕尼等處。

青山遠地等處。至元二十六年,青山苗以不莫台卑包等三十三寨內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