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鑑》宋紀一百六十 起昭陽作噩九月,盡強圉赤奮若六月,凡三年有奇



金元帥右都監內族額爾克率兵五千護糧通州,遇蒙古兵輒潰。張行信上言曰:“御兵之道,無過賞罰。使其臨敵有所慕而樂於進,有所畏而不敢退,然後將士用命而功可成。若額爾克敗衄,宜明正其罪。朝廷寬容,一切不問,臣恐御軍之道未盡也。”金主報曰:“卿意具悉,額爾克已下獄矣。”

金山東被兵,郡縣望風而遁,泰安州刺史和速嘉安禮獨城守。或勸其去,安禮曰:“我去,城誰與保?且為人臣而避難,不負國家之恩乎?”乃團練繕完,為守御計。已而蒙古兵至,攻旬日,不能下,謂之曰:“此孤城耳,內無糧儲,外無兵援,不降,無遺類矣。”安禮不聽。城破,被執,或指為酒監,安禮曰:“我刺史也,何以諱為!”使之跪,安禮不屈,遂以戈樁其胸而殺之。詔贈泰定軍節度使,謚堅貞。安禮,大名路人也。

是歲,兩浙諸州大水,賑之。

嘉定七年金貞祐二年,蒙古太祖九年

春,正月,丁卯朔,金以邊事未息,免朝賀。

四川制置使安丙,遣提舉阜郊博馬務何九齡等率諸將及金人戰於秦州城下,敗還。沔州都統制王大才,執九齡等七人,斬之,梟首境上,而訟丙於朝,謂有異志。

辛未,蒙古兵攻金彰德府,知府洪果玖珠死之。玖珠,臨潢人也。

丁丑,參知政事章良能卒。

乙未,蒙古兵入懷州,金沁南軍節度使宛平宋扆死之。

是月,金李英乘夜與壯士李雄、郭仲元等四百九十人出中都城,緣西山進至佛岩寺,令雄等下山招募軍民,旬日,得萬餘人,擇眾所推服者領之,詭稱土豪,屢與蒙古兵戰,被創,召還。

金知大興府事胥鼎,以在京貧民闕食者眾,宜立法賑救,上言:“京師官民有能贍給貧民者,宜計所贍,遷官升秩,以勸獎之。”遂定權宜鬻恩例格。

二月,丁未,青羌卜籠十二骨來降。卜籠,青羌部族也,性殘忍,多器械,仰擄掠為生。十二骨者,十二種也。

三月,丁卯,召安丙為同知樞密院事,以成都路安撫使董居誼為四川制置使。

庚辰,金遣使來督二年歲幣。

金參知政事耿端義,以中都圍久,將帥皆不肯戰,言於金主曰:“今日之患,東海啟之。士卒縱不可使,城中軍自都統至穆昆不啻萬餘,遣此輩一出,或可以得志。”議竟不行。

癸未,金主以糧運道絕,下令括粟,中都大擾。張行信上書曰:“近日朝廷令知大興府胥鼎便宜計畫軍食,因奏許人納粟買官。既又遣參知政事鄂屯忠孝括官民糧,戶存兩月,餘悉令輸宮。酬以爵級、銀鈔。時有粟者,或先具粟於鼎,未及入官。忠孝復欲多得,以明己功,凡鼎所籍者,不除其數,民甚苦之。今米價踴貴,無所從糴,民糧止兩月,又奪之。敵兵在邇,人方危懼,若復無聊,或生他變,則所得不償所損矣。”金主善其言,命行信偕近臣審處。仍諭忠孝曰:“極知卿盡心於公,然國家本欲得糧,今既得矣,姑從人便可也。”

戊子,金以濮王守純為殿前都點檢兼侍衛親軍都指揮使、權都元帥府事。

蒙古主駐金中都之北郊,諸將請乘勝破燕,蒙古主不從,遣薩巴勒謂金主曰“汝山東、河北郡縣,悉為我有,汝所守惟燕京耳。天既弱汝,我復迫汝,天其謂我何!我今還軍,汝不能犒師以弭我諸將之怒耶?”平章政事珠赫哷果勒齊謂金主曰:“蒙古人馬疲病,當決一戰。”都元帥完顏承暉曰:“不可。我軍身在都城,家屬各居諸路,其心向背未可知,戰敗必散,苟勝,亦思妻子而去。社稷安危,在此一舉,莫如遣使議和,待彼還軍,更為之計。”左丞相圖克坦鎰亦以和親為便。金主然之,遣承暉詣蒙古請和。壬寅,以東海郡侯女為岐國公主,歸於蒙古主,蒙古所稱公主皇后也。並以金帛、童男女五百、馬三千賂之。蒙古兵退,中都解嚴,仍遣承暉送出居庸。

壬辰,蒙古兵破金嵐州,鎮西軍節度使烏庫哩仲溫死之。

夏,四月,乙未朔,金以胥鼎為右丞。以蒙古和議成,大赦,命布薩安貞為宣撫使,安輯遺黎。安貞,揆之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