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鑑》宋紀一百二十 起著雍敦牂正月,盡九月,凡九月



金以韓昉為翰林學士。

夏,四月,己未,太常少卿蘇符言:“徽宗皇帝,顯肅皇后,至今未聞諱日,請權於聞哀日,以祖宗忌辰禮例建置道場行香。”從之。

壬戌,命樞密副使王庶暫往沿江及淮南等處措置邊防。詔曰:“朕臨遣樞臣,協濟軍務,按行營壘,周視山川,乘斯閒暇之時,經畫久長之利。凡爾監司、群帥、郡縣之官,各盡乃心,以康庶事,儻或馳慢失職,已令王庶密具以聞。”先是御史中丞常同言:“今去淮益遠,邊民多不自安,宜遣重臣出按兩淮荒田,縱民耕之,勿收租稅,數年之後,百姓足而國用足矣。”至是帝命庶行視東關,且調諸路兵預為防秋計,並以同奏付庶行之。

時保成軍節度使、殿前都虞候楊沂中,怒其統制吳錫,收系之獄。戶部侍郎向子諲力言於庶,謂錫可用,庶奏釋之,使統兵屯淮西。

丙寅,王庶辭,帝戒以張浚待諸將多用術數,且狎昵,自取輕侮,呂祉以傲肆自大取敗,皆可為戒。帝因論:“王伯之道,不可兼行,當以三王為法。今之諸將,不能恢復疆宇,它日朕須親行,不殺一人,庶幾天下可定。”庶奏以大理少卿周聿、尚書金部員外郎晁謙之,並主管機宜文字,軍器監丞李若虛、樞密院計議官方滋、左承奉郎、通判臨安府朱敦儒,並為樞密行府咨議參軍。謙之,任城人也。

自酈瓊叛,張俊擅棄盱眙而歸,諸將稍肆。庶素有威嚴,臨發,勞師於都教場,軍容嚴整。庶便服坐壇上,自楊沂中而下,悉以戎服,步由轅門,庭趨受命,拜賜而出,莫敢仰視。

丁卯,金以靜江節度使盧彥倫行少府監兼都水使者,充提點京城大內所。命其建設宮室,止從儉素。

己巳,尚書刑部侍郎曾開試禮部侍郎。

壬申,秘書少監兼崇政殿說書尹焞留身求去。

時已詔焞免兼史事,帝曰:“待與卿在京宮觀。”焞力辭,且云:“士人若不理會進退,安用所學!”翼日,上以諭輔臣。參知政事劉大中曰:“焞所學淵源,足為後進矜式。班列中若得老成人為之領袖,亦是朝廷氣象。”乃以焞直徽猷閣、主管萬壽觀,留侍經筵。

癸酉,徽猷閣待制、新知承州胡寅試尚書禮部侍郎。

辛巳,太常少卿蘇符言:“今歲當行祫享,而在諒闇內,請用熙寧故事,移就來年孟冬。”從之。

壬午,金主朝享於天元殿,立費摩氏為貴妃。

是月,徽猷閣直學士王倫,見金左副元帥魯王昌於祁州。

時韓世忠、岳飛、吳玠軍各遣間招誘中原民,金得其蠟彈旗榜,出以語倫曰:“議和之使繼來,而暗遣奸諜如此,何故?”倫言:“所議靖民,乃主上之意。邊臣見久而無成,或乘時希尺寸為己勞,則不可保,主上決不之知。若上國孚其誠意,確許之平,則朝廷一言戒之,誰敢爾者!”諸帥相視無語。

五月,乙未,秘閣修撰、知建州魏矼權尚書吏部侍郎。

初,金制,以遼、宋取士之法不同,命南北之士各以素所習之業應試,號為南北選。己亥,金主詔南北選各以經義、詞賦兩科取士。

壬寅,集英殿修撰、提舉亳州崇道觀張燾試尚書兵部侍郎。

丁未,命吏部員外郎范同假太常少卿,接伴金國人使;武功大夫、高州刺史、帶御器械劉光遠假吉州團練使,副之。

先是徽猷閣直學士王倫既見魯王昌,昌遣使偕倫至京師。倫見金主,首謝廢豫,然後致帝旨議和。時昌及太師宗磐密議許和,至是遭倫還,且命太原少尹烏陵阿思謀、太常少卿石慶充來議事。思謀為宣和時通好海上所遣之人,今再遣來,示有許和意。

樞密副使王庶條上淮南耕種等事,帝曰:“淮南利源甚博,平時一路上供內藏r絹九十餘萬,其它可知。”

辛亥,改命徽猷閣直學士王倫充館伴使。

初,命權吏部侍郎魏矼館伴,右武大夫榮州防禦使。知閤門事藍公佐假慶遠軍承宣使副之。矼言:“頃任御史,嘗論和議之非,今難以專對。”秦檜召矼至都堂,問其所以不主和議之意。矼具陳敵情難保,檜謂之曰:“公以智料敵,檜以誠待敵。”石工曰:“相公固以誠待敵,第恐敵人不以誠侍相公耳。”檜不能屈,乃改命焉。既而倫又辭,遂命給事中吳表臣往來館中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