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鑑》宋紀一百四十一 起屠維赤奮若正月,盡上章攝提格七月,凡一年有奇



禮部侍郎致仕黃中,年七十餘,帝思之,召赴闕。中言:“比年以來,言和者忘不共戴天之仇,固非久安之道;言戰者復為無顧忌大言,又無必勝之策。必也暫與之和而亟為之備,內修政理而外觀時變,而庶乎其可。”帝皆聽納。除兵部尚書兼侍讀。

中知無不言,其大者則迎請飲廟梓宮,罷天申錫宴也。中前在禮部論止作樂事,中去逾年,卒用之。是年,又將錫宴,中奏申前說,且曰:“三綱、五常,聖人所以維持天下之要道,不可一日無。欽宗梓宮,遠在沙漠,臣子未嘗一言及之,獨不錫宴一事僅存,如魯告朔之餼羊爾。今又廢之,則三綱、五常掃地而盡,陛下將何以責天下臣子之盡忠孝於君親哉!”

中未滿歲,即乞告老,且陳十要道之說以獻曰:“用人而不自用者,治天下之要道也;以公議進退人才者,用人之要道也;察其正直納忠、阿諛順旨者,辨君子、小人之要道也;廣開言路者,防壅之要道也;考核事實者,聽言之要道也;量入為出者,理財之要道也;精選監司者,理郡邑之要道也;痛懲贓吏者,恤民之要道也;求文武之臣,面陳方略者,選將帥之要道也;稽考兵籍者,省財之要道也。”

甲子,詔:“真州六合縣大火,統制官錢卓救撲不力,降三官。”

金命宮中元宵毋得張燈。

乙丑,增築豐儲倉。

甲戌,金以司徒、御史大夫李石為太尉、尚書令。詔曰:“太后弟惟卿一人,故令領尚書事。軍國大事,議其可否,細事不煩卿也。”進封平原郡王。

丙子,建康都統制郭振言:“已降指揮,令振同淮西總領相度揀選屯田,堪披帶人充入隊帶甲,不堪披帶人且令依舊屯田,於所得子利內,約度支給養贍。契勘屯田官兵共約三千餘人,其每年所收物斛大段數少,若將不堪;披帶官兵止於所得子利內支給養贍,委是不給。請將屯田諸莊內,除巢縣界柘皋莊各召歸正人耕作外,其和州界屯田並罷,將見占官兵拘收歸軍。”詔罷和州屯田。

二月,辛卯,四川宣撫使王炎遣人約沙平蠻歸部,稍捐邊稅與之。

金安化軍節度使圖克坦子溫,既以贓濫為李石所劾,甲午,伏誅;並誅其副使老君努。

戊申,金主謂近臣曰:“護衛以後皆是親民之官,其令教以讀書。”

曾覿除浙東總管月餘,帝復以墨詔進覿一官為觀察使,中書舍人繳還,以為不因事除拜,必有人言,帝不聽。陳俊卿曰:“不爾,亦須有名。”會汪大猷為賀金正旦使,俾覿副之。比還,進一官,而竟申浙東之命,且戒閤門吏趣覿朝辭,覿怏怏而去。

是月,詔均役限田,略曰:“朕深惟治不加進,夙夜興懷,思有以正其本者。今欲均役法,嚴限田,抑游手,務農桑,凡是數者,卿等二三大臣,深思熟計,為朕任此而力行之。其交修一心,毋輕懷去留以負委託。”

三月,壬子朔,戶部侍郎葉衡言:“三務場每歲所收入納茶鹽等錢,依指揮,比較如有增羨,方與理賞。或恐將別色應數,請立定歲額,行在八百萬貫,建康一千二百萬貫,鎮江四百萬貫。收趁及額,方得推賞。”

乙卯,省諸司吏員。

司馬伋等賀生辰,至金。丙辰,金主命護衛中善射者與宋使宴射,伋等中五十,護衛才中其七。金主謂左右將軍曰:“護衛十年,出為五品職官,每三日上直,役亦輕矣,豈徒令飽食安臥而已?弓矢未習,將焉用之?”

丁巳,起復王抃知閤門事,專一措置三衛揀選官兵。

戊午,金以河南統軍使宗敘為參知政事。

乙丑,以晁公武、王炎不協,罷四川制置使歸宣撫司。

庚午,金主謂宗敘曰:“卿昨為河南統軍時,言黃河堤埽利害,甚合朕意。朕每念百姓差調,官吏互為奸弊,不早計料,臨期星火率斂,所費倍蓰,為害非細。卿既參朝政,皆當革弊,擇利行之。”又諭左丞石琚曰:“女真人徑居達要,不知閭閻疾苦。卿等自丞、簿至是,民間何事不知,凡有利害,宜悉敷陳。”

戊寅,以知紹興府史浩為檢校少傅、保寧軍節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