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鑑》宋紀八十三 起昭陽作噩八月,盡閼逢閹茂七月,凡一年



呂希哲言:“君子小人用心不同,有昔時自以過惡招致公論,坐法沈廢者,朝思夜度,唯望乘國家變故、朝廷未寧之時,進為險語以動上心。其說大約不過有三:一謂神宗所立法度,陛下必宜修復;二謂陛下當獨攬乾綱,不可委信臣下;三謂向來遷謫者當復收用。三者之言,行將至矣,陛下不可以不察。”呂陶亦以為言,皆不報。

遼阿嚕薩古之敗於瑪古蘇也,遼主以耶律托卜嘉代為西北路招討使。托卜嘉自以嘗薦瑪古蘇,有舊恩,遣人招致之。瑪古蘇聲言約降,托卜嘉遽信之,逆於鎮州西南沙磧間,禁士卒無得妄動。已而瑪古蘇率師驟至,裨將耶律綰、徐盛見其勢銳,不及戰而走,托卜嘉被害。托卜嘉,仁先之子也。庚戌,贈侍中,謚貞憫。

瑪古蘇既勝,準布諸部皆應之,冠倒塌嶺。

壬子,遼遣使籍諸路。癸丑,命烏庫節度使慎嘉努率兵援倒塌嶺。

甲寅,遼主駐藕絲淀。

乙卯,命以馬三千給烏庫部。

丙辰,遼有司奏準布掠西路群牧。

丁巳,遼振西北路貧民。

己未,遼以燕國王延禧生子,肆赦,妃之族屬並進級。

壬戌,遼以樞密直學士趙延睦參知政事兼同知南院事。

己巳,遼主命廣積貯以備水災。

庚午,復內侍樂士宣等六人。蘇轍奏:“陛下方親政,中外賢士大夫未曾進用一人,而推恩先及於近習,外議深以為非。”後數日,復出內批,以劉惟簡、梁從政等四人並除入內內侍省職。中書舍人呂希純封還詞頭,帝曰:“止為禁中闕人,兼有近例。”轍曰:“此事非為無例,蓋謂親政之初,先擢內臣,故眾心驚疑。”帝釋然曰:“除命且留,俟祔廟取旨可也。”

十一月,范祖禹請追改內侍除命,不報。庚寅,因請對,曰:“熙寧之初,王安石、呂惠卿造立三新法,悉變祖宗之政,多引小人以誤國,勛舊之臣屏棄不用,忠正之士想繼遠引。又用兵開邊,結怨外夷,天下愁苦,百姓流徙。賴先帝覺悟,罷逐兩人;而所引群小已布滿中外,不可復去。蔡確連起大獄,王韶創取熙河,章惇開五溪,沈起擾交管,沈括、徐禧、俞充、種諤興造西事,兵民死傷皆不下二十萬。先帝臨朝悼悔,謂朝廷不得不任其咎。以至吳居厚行鐵冶之法於京東,王子京行茶法於福建,蹇周輔行鹽法於江西,李稷、陸師閔行茶法、市易於西川,劉定教保甲於河北,民皆愁痛,比屋思亂。賴陛下與太皇太后起而救之,天下之民如解倒懸。惟是向來所斥逐之人,窺伺事變,妄意陛下不以修改法度為是,如得至左右,必進奸言。萬一過聽而復用,豈惟正人不敢立朝,臣恐國家自此陵遲,不復振矣。”又論:“漢、唐之亡,皆由宦官。自熙寧、元豐間,李憲、王中正、宋用臣輩用事統兵,權勢震灼。中正兼乾四路,口敕募兵,州郡不敢違,師徒凍餒,死亡最多;憲陳再舉之策,致永樂摧陷;用臣興土木之工,無時休息,罔市進之微利,為國斂怨。此三人者,雖加誅戮,未足以謝百姓。憲雖已亡,而中正、用臣尚在,今召內侍十餘人,而憲、中正之子皆在其中。二人既入,則中正、用臣必將復用,惟陛下念之。”

時紹述之論已興,有相章惇之意,祖禹力言惇不可用,帝不悅。

丙子,御垂拱殿。

遼樞密使阿蘇使人誣奏蕃部掠漠南牧馬及居民畜產,招討使蕭托輝不急追捕,罪當死,遼主命免其官。托輝負氣,怒則須髯輒張,每有大議,必毅然決之,雖遼主有難色,未嘗遽已,見權貴無少屈,竟為阿蘇所陷,時人惜之。

十二月,乙巳,范純仁言:“臣多疾早衰,自叨宰執以來,益為職事所困。竊位已將五月,輔政訖無寸長,上負國恩。又況蒙命之始,已招彈擊之言。伏望察其至誠,退之以禮。”詔不允。帝語呂大防曰:“純仁有時望,不宜去,可為朕留之,且趣入見。”問:“先朝行青苗法如何?”對曰:“先帝愛民之意本深,但王安石立法過甚,激以賞罰,故官吏急切,以致害民。”退而疏陳其要,以為“青苗非所當行,行之終不免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