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書紀年》[附二]《存真》、《輯校》、《訂補》等所引《紀年》存疑

[一]劉子(元)[玄]又引《竹書》云:舜篡堯位,立丹朱城,俄又奪之。《蘇氏演義》卷上

案:《演義》云:‘今濮州有偃朱城,一雲丹朱城,學者又云:舜偃塞丹朱之所,遂謂之偃朱城,誤也。……劉子(元)[玄]又引《竹書》云:舜篡堯位,立丹朱城,俄又奪之,皆非也。’陳逢衡《竹書紀年集證》卷五0以所引《竹書》為《瑣語》文。《存真》、《輯校》未收,《訂補》以為《紀年》,補於五帝部分。案所謂‘劉子元’云云,出《史通·疑古》。《疑古》云:‘據《山海經》,謂放勛之子為帝丹朱,而列君於帝者,得非舜雖廢堯,仍立堯子,俄又奪其帝者乎?’此乃劉知幾據《山海經》推論之語,蘇氏誤記,以為系所引《竹書》,誤。此條似不當補。

[二]《汲冢竹書》乃云:堯禪位後,為舜王之。舜禪位後,為禹王之。《蘇氏演義》卷上

案:《演義》云:‘堯禪位於舜,舜復禪位於禹,史稱其盛德。《汲冢竹書》乃云:堯禪位後,為舜王之,而相州湯陰縣遂有堯城。舜禪位後,為禹王之,任昉云:朝歌有獄基,為禹置虞舜之宮。劉子元引《竹書》以為摭實,非也。’陳逢衡《竹書紀年集證》卷五0、《存真》卷上‘后稷放帝朱于丹水’條案語,皆以為《瑣語》文。《輯校》未收,《訂補》以為《紀年》,補於五帝部分。案《演義》之文甚明,所謂《汲冢竹書》蓋引自劉知幾《史通·疑古》,加以隱括。《疑古》云:‘案《汲冢瑣語》云:舜放堯於平陽,而書雲某地有城,以“囚堯”為號,識者憑斯異說,頗以禪授為疑。然則觀此二書,已足為證者矣。’即所謂‘劉子元引《竹書》以為摭實’。《藝海珠塵》本謂《演義》之‘王之’有脫誤。案‘王’疑為‘放’字之誤,即《疑古》所云之‘舜放堯於平陽’。《疑古》又以《虞書·舜典》:‘(舜)五十載,陟方乃死。’是舜為禹所放,不得其死,亦即《演義》所云:‘舜禪位後,為禹王之。’劉知幾此條未引《竹書》,不得雲‘引《竹書》以為摭實’,蓋出蘇氏誤記。此條似不當補。

[三]後桀之亂,畎夷入居豳、岐之間。《後漢書·西羌傳》

案:《存真》據此於後桀下列‘畎夷入居豳、岐之間’。《輯校》加【】號,示非《紀年》原文,並云:‘案《西羌傳》三代事多本《汲冢紀年》,而語有增損。’李賢注未雲此出《紀年》,蓋《輯校》揣擬之辭。今本《紀年》於桀三年系‘畎夷入於岐以叛’。林春溥《竹書紀年補證》卷一即據《西羌傳》此文為證,王國維《今本竹書紀年疏證》卷上同。《存真》、《輯校》所據似即今本。

[四]《紀年》曰:十一年。《通志》卷三《三王紀》

案:《三王紀》:‘太丁在位三年,崩。’註:‘《紀年》曰:十一年。’林春溥《竹書紀年補證》卷二云:‘《通志》三又引《紀年》曰:“太丁十一年”,異。’(今本作‘十三年陟’。)《訂補》據此補為‘(大丁)十一年【陟】’。案:《通鑑外紀》卷二:‘太丁崩。’注云:‘在位三年。《紀年》曰“太丁十一年,周伐翳徒戎”,與《帝王本紀》不同。’劉氏之意蓋以《帝王世紀》作太丁在位三年,而《紀年》尚記其十一年伐翳徒戎事,與之異。鄭樵誤讀《外紀》之文,遂以《紀年》作太丁十一年死,此似不應補。

[五]《竹書紀年》曰:紂六祀,周文王初禴於畢。 《通鑑前編》卷五

案:《存真》、《輯校》皆入輯。《輯校》云:‘《唐書·歷志》:“紂六祀,周文王初禴於畢。”雖不著所出,當本《紀年》。’《通鑑前編》作者金履祥已不及見《紀年》原本。今本《紀年》於帝辛六年系‘西伯初禴於畢’。王國維《今本竹書紀年疏證》卷上亦舉《歷志》。林春溥《竹書紀年補證》卷二則引《易·未濟》‘西鄰之禴祭’為證。參見商紀‘畢西於豐三十里’條。

[六]臣瓚曰:周自穆王以下都於西鄭。《漢書·地理志》注

案:《存真》、《輯校》皆據此注於穆王元年列‘穆王以下都於西鄭’。《輯校》云:‘“臣瓚曰”云云,不言出何書。然其下所云“鄭桓公滅鄶居鄭”事,皆出《紀年》,則此亦宜然。’今本《紀年》附於注中,洪頤烜《校正竹書紀年》卷下、郝懿行《竹書紀年校正》卷一0、林春溥《竹書紀年補證》卷三俱引瓚注為證,洪頤烜云:‘瓚同校《汲冢古文》,正據此條為說。’此似為《紀年》之文,以乏確據,附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