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唐紀八 起柔兆閹茂九月,盡著雍困敦七月,凡二年



唐初,士大夫以亂離之後,不樂仕進,官員不充。省符下諸州差人赴選,州府及詔使多以赤牒補官。至是盡省之,勒赴省選,集者七千餘人,林甫隨才銓敘,各得其所,時人稱之。詔以關中米貴,始分人於洛州選。

上謂房玄齡曰:"官在得人,不在員多。"命玄齡並省,留文武總六百四十三員。

隋秘書監晉陵劉子翼,有學行,性剛直,朋友有過,常面責之。李百藥常稱:"劉四雖復罵人,人終不恨。"是歲,有詔征之,辭以母老,不至。

鄃令裴仁軌私役門夫,上怒,欲斬之。殿中侍御史長安李乾祐諫曰:"法者,陛下所與天下共也,非陛下所獨有也。今仁軌坐輕罪而抵極刑,臣恐人無所措手足。"上悅,免仁軌死,以乾祐為侍御史。

上嘗語及關中、山東人,意有同異。殿中侍御史義豐張行成跪奏曰:"天子以四海為家,不當有東西之異;恐示人以隘。"上善其言,厚賜之。自是每有大政,常使預議。

初,突厥既強,敕勒諸部分散,有薛延陀、回紇、都播、骨利乾、多濫葛、同羅、仆固、拔野古、思結、渾、斛薛、結、阿跌、契苾、白霫等十五部,皆居磧北,風俗大抵與突厥同;薛延陀於諸部為最強。

西突厥曷薩那可汗方強,敕勒諸部皆臣之。曷薩那徵稅無度,諸部皆怨。曷薩那誅其渠帥百餘人,敕勒相帥叛之,共推契苾哥楞為易勿真莫賀可汗,居貪于山北。又以薛延陀乙失缽為也咥小可汗,居燕末山北。及射匱可汗兵復振,薛延陀、契苾二部並去可汗之號以臣之。

回紇等六部在郁督軍山者,東屬始畢可汗。統葉護可汗勢衰,乙失缽之孫夷男帥其部落七萬餘家,附於頡利可汗。頡利政亂,薛延陀與回紇、拔野古等相帥叛之。頡利遣其兄子欲谷設將十萬騎討之,回紇酋長菩薩將五千騎,與戰於馬鬛山,大破之。欲谷設走,菩薩追至天山,部眾多為所虜,回紇由是大振。薛延陀又破其四設,頡利不能制。

頡利益衰,國人離散。會大雪,平地數尺,羊馬多死,民大飢,頡利恐唐乘其弊,引兵入朔州境上,揚言會獵,實設備焉。鴻臚卿鄭元璹使突厥還。言於上曰:"戎狄興衰,專以羊馬為侯。今突厥民飢畜瘦,此將亡之兆也,不過三年。"上然之。群臣多勸上乘間擊突厥,上曰:"新與人盟而背之,不信;利人之災,不仁;乘人之危以取勝,不武。縱使其種落盡叛,六畜無餘,朕終不擊,必待有罪,然後討之。"

西突厥統葉護可汗遣真珠統俟斤與高平王道立來,獻萬釘寶鈿金帶,馬五千匹,以迎公主。頡利不欲中國與之和親,數遣兵入寇,又遣人謂統葉護曰:"汝迎唐公主,要須經我國中過。"統葉護患之,未成昏。

貞觀二年戊子,公元六二八年

春,正月,辛亥,右僕射長孫無忌罷。時有密表稱無忌權寵過盛者,上以表示之,曰:"朕於卿洞然無疑,若各懷所聞而不言,則君臣之意有不通。"又召百官謂之曰:"朕諸子皆幼,視無忌如子,非他人所能間也。"無忌自懼滿盈,固求遜位,皇后又力為之請,上乃許之,以為開府儀同三司。

置六司侍郎,副六尚書;並置左右司郎中各一人。

癸丑,吐谷渾寇岷州,都督李道彥擊走之。

丁巳,徙漢王恪為蜀王,衛王泰為越王,楚王祐為燕王。上問魏徵曰:"人主何為而明,何為而暗?"對曰:"兼聽則明,偏信則暗。昔堯清問下民,故有苗之惡得以上聞;舜明四目,達四聰,故共、鯀、歡兜不能蔽也。秦二世偏信趙高,以成望夷之禍;梁武帝偏信朱異,以取台城之辱;隋煬帝偏信虞世基,以致彭城閣之變。是故人君兼聽廣納,則貴臣不得擁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上曰:"善!"

上謂黃門侍郎王珪曰:"開皇十四年大旱,隋文帝不許賑給,而令百姓就食山東,比至末年,天下儲積可供五十年。煬帝恃其富饒,侈心無厭,卒亡天下。但使倉廩之積足以備凶年,其餘何用哉!"

二月,上謂侍臣曰:"人言天子至尊,無所畏憚。朕則不然,上畏皇天之監臨,下憚群臣之瞻仰,兢兢業業,猶恐不合天意,未副人望。"魏徵曰:"此誠致治之要,願陛下慎終如始,則善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