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唐紀六十四 起閼逢困敦閏月,盡屠維大荒落,凡五年有奇



己卯,太皇太后郭氏崩於興慶宮。

六月,禮院檢討官王皞貶句容令。初,憲宗之崩,上疑郭太后預其謀。又,鄭太后本郭太后侍兒,有宿怨,故上即位,待郭太后禮殊薄,郭太后意怏怏。一日,登勤政樓,欲自隕。上聞之,大怒,是夕,崩,外人頗有異論。上以鄭太后故,不欲以郭后祔憲宗。有司請葬景陵外園,皞奏宜合葬景陵,神主配憲宗室。奏入,上大怒。白敏中召皞詰之。皞曰:"太皇太后,汾陽王之孫,憲宗在東宮為正妃,逮事順宗為婦。憲宗厭代之夕,事出曖昧。太皇太后母天下,歷五朝,豈得以曖昧之事遽廢正嫡之禮乎!"敏中怒甚,皞辭氣愈厲。諸相會食,周墀立於敏中之門以俟之。敏中使謝曰:"方為一書生所苦,公弟先行。"墀入,至敏中廳問其事,見皞爭辨方急,墀舉手加顙,嘆皞孤直。明日,皞坐貶官。

秋,九月,甲子,再貶潮州司馬李德裕為崖州司戶,湖南觀察使李回為賀州刺史。

前觀翔節度使石雄詣政府自陳黑山、烏嶺之功,求一鎮以終老。執政以雄李德裕所薦,曰:"向日之功,朝廷以薄、孟、岐三鎮酬之,足矣。"除左神武統軍。雄怏怏而薨。

十一月,庚午,萬壽公主適起居郎鄭顥。顥,絪之孫,登進士第,為校書郎、右拾遺內供奉,以文雅著稱。公主,上之愛女,故選顥尚之。有司循舊制請用銀裝車,上曰:"吾欲以儉約化天下,當自親者始。"令依外命婦以銅裝車。詔公主執婦禮,皆如臣庶之法,戒以毋得輕夫族,毋得預時事。又申以手詔曰:"苟違吾戒,必有太平、安樂之禍。"顥弟顗,嘗得危疾,上遣使視之。還,問"公主何在?"曰:"在慈恩寺觀戲場。"上怒,嘆曰:"我怪士大夫家不欲與我家為昏,良有以也!"亟命召公主入宮,立之階下,不之視。公主懼,涕泣謝罪。上責之曰:"豈有小郎病,不往省視,乃觀戲乎!"遣婦鄭氏。由是終上之世,貴戚皆兢兢守禮法,如山東衣冠之族。

壬午,葬懿安皇后於景陵之側。

以中書侍郎、同平章事韋琮為太子賓客、分司。

十二月,鳳翔節度使崔珙奏破吐蕃,克清水。清水先隸秦州,詔以本州未復,權隸鳳翔。

上見憲宗朝公卿子孫,多擢用之。刑部員外郎杜勝次對,上問其家世,對曰:"臣父黃裳,首請憲宗監國。"即除給事中。翰林學士裴諗,度之子也,上幸翰林,面除承旨。

吐蕃論恐熱遣其將恭羅急藏將兵二萬略地西鄙,尚婢婢遣其將拓跋懷光擊之於南谷,大破之,急藏降。

大中三年己巳,公元八四九年

春,正月,上與宰相論元和循吏孰為第一,周墀曰:"臣嘗守土江西,聞觀察使韋丹功德被於八州,沒四十年,老稚歌思,如丹尚存。"乙亥,詔史館修撰杜牧撰《丹遺愛碑》以紀之,仍擢其子河陽觀察判官宙為御史。

二月,吐蕃論恐熱軍於河州,尚婢婢軍於河源軍。婢婢諸將欲擊恐熱,婢婢曰:"不可。我軍驟勝而輕敵,彼窮困而致死,戰必不利。"諸將不從。婢婢知其必敗,據河橋以待之,諸將果敗。婢婢收餘眾,焚橋,歸鄯州。

吐蕃秦、原、安樂三州及石門等七關來降。以太僕卿陸耽為宜諭使,詔涇原、寧武、鳳翔、邠寧、振武皆出兵應接。

河東節度使王宰入朝,以貨結貴幸,求以使相領宣武。刑部尚書、同平章事周墀上疏論之,宰遂還鎮。附馬都尉韋讓求為京兆尹,墀言京兆尹非才望不可為,讓議意寢。墀又諫上開邊,由是忤旨。夏,四月,以墀為東川節度使,以御史大夫崔鉉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兵部侍郎、判戶部魏扶同平章事。

癸巳,盧龍奏節度使張仲武薨,軍中立其子節度押牙直方。

翰林學士鄭顥言於上曰:"周墀以直言入相,亦以直言罷相。"上深感悟,甲午,墀入謝,加檢校右僕射。

戊戌,以張直方為盧龍留後。

五月,徐州軍亂,逐節度使李廓。廓,程之子也,在鎮不治。右補闕鄭魯上言其狀,且曰:"臣恐新麥未登,徐師必亂。速命良帥,救此一方。"上未之省。徐州果亂,上思魯言,擢為起居舍人。以義成節度使盧弘止為武寧節度使。武寧士卒素驕,有銀刀都尤甚,屢逐主帥。弘止至鎮,都虞候胡慶方復謀作亂,弘止誅之,撫循其餘,訓以忠義,軍府由是獲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