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頂尖商學院需要什麼樣的MBA

  在前不久舉行的國際mba巡展上,千餘名諮詢者中招生人員認為合格的只有幾個 

“我覺得合格的不多,最多有5個人吧。”2001年國際mba巡展在中國的活動結束後,赫爾大學格林威治商業管理學院stephon這樣說。在京滬兩地舉行的為期兩個半天的巡展中,stephon大概接待了千餘名有報考mba意向的人。 

這次巡展的巨大反響令多數參展學校感到震驚。從參加者人數來看,參加上海展會的有近2000人,北京展覽的規模只有上海的一半,但也有1300多人蜂擁而至。有相當多的人是長途旅行趕來。“大多數人見到我問的第一個問題是:你們學校的學費是多少?你們學校在倫敦嗎?我在倫敦上學的同時可以打工嗎?如果我去上學,可以帶我的老婆或丈夫嗎?”stephon說著說著大笑起來:“我不知道他們是想去上學還是想乾什麼。” 

給stephon印象深刻的只有一位在外企工作了10餘年的中年男子。“他和我談了很多他自已,英文非常流利。他向我介紹了他現在的工作,他的成績,他對未來的想法,這讓我覺得他是個對自己很有打算的人,在管理工作方面的資歷也很好,而且具備很強的人際溝通能力。但是很可惜,他沒有本科學位。但我覺得這不是問題,回學校後我會極力向校方推薦這個人,如果他經濟有困難,很可能我們還會有優惠。”“我們需要真正想去學習的人。”bradford大學管理學校的海倫說,“事實上,在招生過程中,我們對學生的考察就已經開始了。學生的潛力、溝通能力、英語的口頭表達,以及他對未來工作的構想,都可以通過他和我們的對話中看出端倪。如果一個人能在這個時候就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這對他的入學是非常有幫助的。”《mba就業指南》總編輯nunzio在介紹mba課程時說:mba不僅僅是培養一個職業經理人的課程。我們更想培養的,是新經濟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因此,很多商學院希望mba申請人本身就具備非常高的綜合素質。這些是通過他們的工作、談話以及為人處事的態度上表現出來的。 

除了考試成績這個標準,法國hec商學院對mba學位申請人還有如下要求:較好的英語表達,已有3至5年的中層管理經驗,能夠在較大壓力下工作,具備更多的發展潛力,並且有在跨國公司工作的理想和動力。“因為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夠成為成功的經濟管理者。倘若只是考試成績很高但其他方面的素質不夠,不但他在畢業後會很難找到工作,也會有損學校的聲譽。” 

具備一段時間的中高層管理工作經驗,會對讀mba更有幫助。“工作能力是證明一個人能量的最好方式。如果一個人工作了很多年,仍是個小職員或部門主管,在錄取的時候我們就會慎重。但如果你有更好的方式能夠證明你很有潛力,我們也會加以考慮。比如有一個人以前是飛行員,這是個大部分人難以勝任的工作,而且他在飛行隊里提升得很快,我認為這也是很好的資歷。所以,重要的是人的潛力。當然,mba課程中有一些是沒有工作經驗的人很難掌握的。”“從理論上講,讀mba的學生是一定要經過面試的,但是對於留學生,這是很難做到的。所以,怎樣能夠讓招生學校認為你是合格的呢?從我近10年的招生經驗看,大多數商學院都傾向於那種有很強追求感、盡一切努力促使某件事成功的人。”stephon舉例道:“比如我曾碰到一個女孩子,當時諮詢的人很多,她不像有的人在旁邊聽聽就走了,而是在一邊等候著,直到她有機會和我直接對話。我非常欣賞她這種做事情的態度和方式。從經驗上看,這種人不一定很聰明,成績也許不是最好,但恰恰是這種精神和能力能夠保證他們做的每件事都會有結果,更多達到成功。”“中國是我們見到參會者最多的地方之一。”已隨國際mba巡展走過許多國家的威爾斯大學招生工作人員談到他對在中國招生的一些感受,“這讓我感到這是個蓬勃發展的地方,每個人都很有理想,都很努力,而且似乎只要努力,就會有回報。可是,我更多的感受是,大多數人並沒有明確的方向,好像大海里的一條小船,潮向哪裡流,他就向哪個方向走,不管自己是個漁船還是個潛艇。而真正的mba需要的是能夠把握自己和所領導的集體方向的人。因為,理想是不能夠培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