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度高會資格考評結合試點考試案例二

案例分析題二

甲內資日化企業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註冊資本1 000萬元,職工年均1 000人,主要業務為以外購的化妝品進行生產並銷售,2004年度有關生產經營情況如下:

(1)期初庫存外購已稅化妝品300萬元。本期外購已稅化妝品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支付價款2 400萬元、增值稅額408萬元,已驗收入庫,支付購貨的運輸費100萬元,保險費和裝卸費50萬元,取得運輸公司及其他單位開具的普通貨運發票,有關專用發票和運輸發票均獲得稅務機關認證;

(2)生產領用外購化妝品2 500萬元,其他生產費用978萬元,生產成套化妝品37萬件,每件成套化妝品單位成本94元;

(3)批發銷售成套化妝品25萬件,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取得銷售額6 000萬元;零售成套化妝品8萬件,開具普通發票,取得銷售收入2 340萬元;

(4)2004年10月31日銷售外購的商標權取得銷售額100萬元。該商標權為2004年3月1日購進並投入使用,支付外購金額60萬元,使用時按10年期限計算攤銷;

(5)“投資收益”賬戶中反映本年取得的投資收益為185萬元,其中取得國庫券利息收入30萬元,從境外a公司取得分回的投資收益70萬元(該收益在國外已納所得稅30萬元),從深圳聯營的b公司取得分回的投資收益85萬元(當地實際使用的所得稅稅率為15%);

(6)發生銷售費用800萬元,其中:含廣告費500萬元;發生財務費用200萬元,其中:1月1日向關聯企業簽訂生產性借款契約,記載借款金額800萬元,借期1年,支付利息費用64萬元,同期銀行貸款的年利息率為5%;發生管理費用700萬元,其中:含業務招待費35萬元、新產品開發費用60萬元(2003年公司發生新產品開發費用50萬元);全年計入成本、費用中的實發工資總額1100萬元,並按照規定的比例計算提取了職工工會經費、職工福利費和職工教育經費,企業能提供工會經費的撥繳款收據。

(7)當年10月發生意外事故,經稅務機關核定庫存原材料損失31.86萬元(其中1.86是運輸費用轉入的成本),當月取得了保險公司賠款10萬元;11月20日通過教育部門向農村義務教育捐款8萬元,12月28日直接向某老年服務機構捐款4萬元。

(提示:消費稅稅率30%,人均月計稅工資標準800元)

該企業自行計算的有關稅款如下:

增值稅額=(6 000+2340)×17%-408-150×7%=999.3萬元

消費稅額=(6 000+2340)×30%=2502萬元

營業稅額=(100-60)×5%=2萬元

企業所得稅額=[(6 000+2 340+100+155)-3 102-2 502-2-800-200-700-31.86-8-4]×33%=410.9萬元

要求:

根據上述條件,分析確認該企業全年應繳納的增值稅、消費稅、以及在稅前可以扣除的銷售成本、管理費用、財務費用、銷售費用、營業外支出等項目,並最終確認應納的企業所得稅。(本題不考慮城建稅、教育費附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