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集中管理解決方案的設計

財務集中核算與控制的解決方案
財務集中核算與控制的解決方案是企業集團財務管理的基礎,其目的是依託網路環境,合理規劃企業集團財務集中核算的框架、內容、策略、流程,做到企業集團的財務信息實時傳遞、共享和集中管理,保證信息真實、準確、完整、有效,真正實現對下屬各單位財務核算的集中監控的目的。

財務集中核算與控制方案設計主要考慮個性化特徵的設定問題。不同企業集團其組織結構、業務流程、控制點和控制指標等都不盡相同。因此,需要將體現本企業個性化特徵的信息嵌入到財務會計平台並保存在資料庫中。這些個性化特徵包括:組織結構的個性化配置、業務流程的個性化配置、控制點和控制準則的個性化設定、集權與分權“控制”權度的配置、內部協同的單據配置、支持財務業務一體化憑證模板的配置等。當企業經營環境、管理模式、業務流程、控制方法發生變化時,在不需要修改軟體的情況下,重新設定個性化特徵,實現動態資源再配置,為實時控制提供支持。
集中核算和控制方案帶來的價值就在於解決會計信息失真和會計監控不利的問題。由於數據集中、信息集中、管理集中,各級成員的財務數據和經濟信息都從經濟業務發生的源頭直接採集,而不是層層報表匯總和報送。一方面使會計信息失真問題得到解決;另一方面,各級管理者在許可權允許的範圍內利用自己設計的控制準則對經濟業務進行實時控制。
全面預算管理的解決方案
全面預算管理的解決方案,是指企業集團根據自身資源狀況和發展潛力,依託網路環境制定科學合理的全面預算規劃,保障在企業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進行實時、動態、全面的控制,充分發揮會計的監控職能。全面預算管理解決方案的設計主要考慮以下問題:
1.制定全面預算體系。全面預算體系的制定是指由預算編制委員會來制定企業應該編制哪些預算,這些預算的內容是什麼,這些預算之間的關係,以及預算的起點等等。在企業集團,往往首先由集團來確定全面預算體系並將其嵌入到管理會計平台,然後通過網路下發給各下屬單位;對於二級單位來說,通過網路接受集團下發的體系並在其基礎上增加本單位的內容,然後再下發給下屬的基層單位。
2.編制預算。編制預算是指根據預算體系編制各個預算表。在手工條件下,各種預算表中的數據都是手工填入的,如果目標利潤變化了,那么所有表中數據幾乎都需要修改。因此,手工條件下預算編制常常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在網路環節下,財務人員主要是制定各種編制規則(如2季度銷售量二1季度銷售量×5%),並通過定義規則和存儲規則將其嵌入到系統中。只要將一些關鍵數據填人表中,各種計畫表中的大部分數據則自動生成,使編制預算的效率和準確性大大提高。
  3.實時控制。預算控制就是將預算數與實際數進行對比,找出差異,分析問題,然後通過信息反饋,對經濟業務進行控制。實際上,很多企業已經意識到全面預算的重要性,也編制了全面預算,但是,由於沒有實現it環境下的集中管理模式,無法得到實時動態的實際數據,結果預算控制都是事後進行。在很多情況下,事後層層匯總的實際數據已經失去了與預算數對比的意義。所以,很多企業只是把預算當成“擺設”,沒有真正起到控制作用。在it環境下,利用預運算元系統設計了預算體系、編制了各種預算數據,並存放在資料庫中。當經濟業務(某一事件)發生時,該事件實時驅動相應的子系統獲取信息,同時驅動預運算元系統的控制器接受數據;預算控制器將預算數與實際數進行比較,根據控制方法進行有效、實時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