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集團財務管理八策

國有大中型企業與原主管部門脫鉤進入中央管理後,財務隸屬關係也隨之發生了變化。各企業集團的財務關係由原隸屬於其主管部門變成為直接隸屬於財政部。對於企業集團來說,應適應新的管理體制的需要,及時建立一套新的管理體系,加強企業集團的財務管理已勢在必行。那么怎樣加強企業集團的財務管理,才能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呢?筆者以為應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 理順產權關係,建立母子公司體制
企業集團進入中央管理後,由於有部分企業是在脫鉤時進入企業集團的,這就使得企業集團內部的企業有些同集團有產權關係,有些還沒有。這就要求企業集團對其子公司進行一次全面審計。通過審計,搞清資產現狀,產權在集團的,報財政部重新確認;產權不在的,報財政部批准後上劃企業集團母公司。在此基礎上,企業集團應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建立母子公司體制,母公司真正對子公司行使出資人權利並承擔相應責任。子公司按照《公司法》改制後,要明確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的職責,並規範動作。充分發揮董事會對重大問題統一決策和選聘經營者的作用,建立集體決策及可追溯個人責任的董事會議事制度。董事會中可設獨立於公司股東且不在公司內部任職的獨立董事。董事會與經理層要減少交叉任職,董事長和總經理原則上不得由一人兼任。
二、建立健全各種財務規章制度,在日常管理中嚴格執行各項制度
企業集團理順產權關係後,要積極行使出資人的權利。要根據企業進入中央管理後的具體要求,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建立企業集團的財務管理、會計核算、資金管理、固定資產管理、預算管理、成本費用管理、對外擔保、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內部審計、責任會計、財務會計報告等一系列管理辦法。制定的各項管理制度要裝訂成冊,定期對集團及所屬成員企業的財務人員、管理人員進行培訓,教育全體員工要認真學習集團制訂的各項規章制度,熟悉各項制度的具體規定,在日常工作中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集團還應定期對各所屬企業執行國家的財經法律、法規和集團內的各項財務制度執行的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使企業集團及所屬企業的財務管理更加規範化、制度化,從而有效地杜絕因個別人不按財務制度規定的程式辦事而給公司造成的損失。
三、對子公司和控股公司的財務負責人實行企業集團委派制度
為了加強企業集團對各所屬企業的財務管理,確保各成員企業的會計核算信息客觀真實,督促各成員企業認真執行集團的各項財務制度,強化企業集團對各成員企業國有資產和日常經營情況實施有效的監控,企業集團應對其子公司和控股公司實行財務負責人委派制度。委派的財務負責人的人事檔案由集團統一管理,工資、福利待遇由集團解決。企業集團對委派的財務負責人實行任期目標責任制,年終根據每個委派人員的工作情況進行考核,以此作為對每一個委派財務負責人獎懲的依據。實行財務負責人委派制度,可以使企業集團及時了解子公司和控股公司的動態情況,有效防止所屬企業的董事會、經理辦公會、企業的經營班子在重大經營活動中的決策失誤。可以及時制止所屬成員企業不按國家和集團的規定對外投資、對外擔保,私設小金庫和設賬外賬,在經營活動中背著集團搞體外循環等現象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