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傷科學》第五章:傷科治法(2)

外治法

外治法是指損傷後局部治療的方法,在中醫骨傷科治療中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方法很多。包括外用藥物、手法(理筋手法,接骨手法,復位手法),夾板固定、牽引、手術療法、練功療法等,其中手法最重要。

外治法·外用藥物】

敷貼藥
① 藥膏:如生肌膏。膏藥如麝香追風膏。藥散如提毒散。
② 塗擦藥:酒劑如活血酒。油膏與油劑如萬花油、紅花油。
③ 熏洗濕敷藥:如骨科洗藥。
④ 熱敷藥:如熱敷靈。

外治法·手法】

手法在臨床上套用範圍很廣,如骨折、脫位及傷筋均需要套用手法,而手法對骨折、脫位的治療起著更為重要的作用,因為不用手法去正骨復位則無法糾正其畸形錯位。
手法的分類,早在《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中就將其歸納為“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八法,現在習慣稱之為“正骨八法”。解放後經過整理已成為一套比較完整具體的手法,如手摸心會、拔伸牽引、鏇轉屈伸、端提擠按、夾擠分骨、折頂迴旋、按摩推拿等。
施手法是要遵循早、準、穩、巧、快的原則。早:指手法治療越早越好;準:指施手法時用力要準確,恰到病位;穩:指手法要穩妥不能粗暴;巧:指手法輕靈沒有拙笨之感;快:指動作輕快、迅速不拖泥帶水,非常熟練。

外治法·夾縛固定】

夾縛固定適用於骨折、脫位、急性傷筋等,是治療傷科疾病的一種重要手段。如骨折復位後應妥善固定在良好位置上,直到骨折端癒合;關節脫位復位後為使肌肉關節囊修復並防止再脫位,也需要進行固定,如肩關節脫位,膝關節脫位。
1. 外固定
夾板固定(骨折概論中講授)
石膏固定:根據需要可採用不同的石膏類型如石膏托、石膏夾板、石膏褲、石膏管型、人字石膏、“u”型石膏等。
2. 牽引療法
牽引是整復和固定的方法之一,常用方法有:
手法牽引:適用於骨折脫位的復位,對於一些單純骨折脫位可用徒手牽引,而對於一些複雜的骨折脫位常需懸吊牽引,以補手力的不足如髖關節脫位、腰椎骨折等[如下圖]。

 
持續牽引:既是復位方法也是固定方法,可以克服肌肉的收縮力,矯正骨折重疊移位和肢體攣縮。常用皮牽引、骨牽引、布托牽引等。
3. 切開復位內固定術(即手術療法)
主要是通過手術切開對骨折、脫位等進行復位、固定,包括接骨板、髓內釘、三翼釘、克氏針、鋼絲絲線和筋膜修補等方式[如下圖]。內固定之後常需配合外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