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執業醫師實踐技能病例分析:成人牙周炎

十二、成人牙周炎

[概述]

牙周炎是牙齒周圍的支持組織所發生的慢性破壞性疾病。成人牙周炎為臨床最常見的一型牙周炎,約占牙周炎患者的95%,由慢性牙齦炎向深部牙周組織擴展所致。本病發病的始動因子是長期堆積在齦緣附近的牙菌斑,而局部促進因素則為沉積於牙面的牙石、軟垢、不良修復體、食物嵌塞、口呼吸等局部刺激因素。此外,牙合創傷在牙周病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成人牙周炎一般分為單純性牙周炎和複合性牙周炎兩類。

[診斷要點]

1.單純性牙周炎

(1)本病可開始於青年時期,但病程進展緩慢,可長達十餘年甚至數十年。病程中有靜止期和活動期,但亦有部分患者不出現暴發性活動期。

(2)本病一般侵犯全口多數牙齒,也可侵犯一組牙或個別牙。磨牙區和前牙區菌斑、牙石易於堆集,故較易發病。

(3)牙周炎四大臨床症狀:牙周袋形成、牙齦炎症、牙槽骨吸收、牙齒鬆動。

(4)牙周炎晚期伴發症狀:牙齒移位、食物嵌塞、繼發性牙合創傷、根面齲、牙周膿腫、逆行性牙髓炎、口臭等。

(5)本病早期不為患者重視,及至牙齒鬆動、咀嚼無力、逆行性牙髓炎而就診時,已為晚期。

2.複合性牙周炎  單純性牙周炎伴有明顯的拾創傷者,稱為複合性牙周炎。複合性牙周炎除具有單純性牙周炎的各種臨床特徵外,還具有以下特徵:(1)臨床檢查有窄而深的局限性牙周袋。

(2)孤立的後牙根分叉區病變。

(3)x線片顯示  牙槽骨呈垂直型吸收,形成骨下袋。表現為牙槽嵴頂處牙周膜間隙呈楔形增寬,牙根一側或兩側的牙周膜間隙增寬。硬骨板消失,中斷,或局部增厚。

(4)牙齒鬆動度超過牙槽骨吸收的程度。

(5)牙齦有不對稱的退縮、齦裂或齦緣突等。

(6)牙體出現不均勻的磨耗,拾面或牙尖有磨耗小平面。

(7)嚴重者患牙可出現隱裂、牙根斷裂或嚴重的牙根吸收。

(8)有些患者可伴有磨牙症、緊咬牙或顳頜關節功能紊亂。

[鑑別診斷及其依據]

牙齦炎:成人牙周炎的診斷並不困難,但早期牙周炎與牙齦炎的區別不明顯,需經仔細檢查予以鑑別。二者鑑別的關鍵在於:是否有牙周支持組織的喪失,即有無附著喪失和牙槽嵴頂有無骨質吸收,有則為早期牙周炎,無則為牙齦炎。

[治療原則]

堅持早期治療,徹底清除菌斑、牙石等病原刺激物,消除牙齦炎症,使牙周袋變淺,改善牙周附著水平,長期穩定維持療效,以使患牙長期保存並行使功能。

1.局部治療

(1)控制菌斑。

(2)徹底清除牙石,平整根面。

(3)牙周袋和根面的藥物處理。

(4)牙周手術  徹底切除牙周袋或整復性清除牙周袋。

(5)消除拾干擾和牙合創傷,建立平衡的牙合關係。

(6)松牙固定。

2.全身治療

(1)成人牙周炎一般不需使用抗菌藥物,但急性炎症期可給予甲硝唑,0.2g,每日3—4次;或螺鏇黴素0.2g,每日4次口服。

(2)積極治療,控制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貧血、消化道疾病等。

3.維護期的牙周支持療法定期複查、治療是牙周炎療效能長期保持的關鍵步驟之一。複查的間隔期可根據病情和患者控制菌斑的程度來決定。複查內容包括:牙周袋深度、牙齦炎症、根分叉病變、牙槽骨情況、修復體情況等,並根據複查結果進行相應的、必要的治療。

[病例分析]

某患者,女,49歲。下前牙處常有膿液溢出1月余。

檢查:右下21左下12排列不齊,牙石ⅱ°,牙齦紅腫、輕探出血,牙周袋深約4—5mm,內有膿液,探之根面粗糙有牙石。鬆動i°。x線片示右下21左下12牙槽骨水平吸收達根長1/3左右。據此,請你:①作出診斷。②擬訂治療計畫。1.診斷 右下12左下12牙周炎診斷依據:該處患牙有牙齦炎症、牙周袋、牙槽骨水平型吸收和鬆動等典型牙周炎臨床表現。

2.治療計畫

(1)首先進行徹底的潔、刮治,徹底清除牙石等局部刺激物;齦袋沖洗、上藥。

(2)進行口腔衛生宣教,讓患者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

(3)1個月後再酌情進行下前牙翻瓣術,以消除牙周袋。

(4)術後定期複查,維護療效。

[思考題]

1.試述單純性牙周炎的診斷要點。

2.試述複合性牙周炎的診斷要點。

3.試述早期牙周炎與牙齦炎的鑑別要點。

4.試述成人牙周炎的治療原則。

5.試述維護期複查的主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