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憑證、賬簿的錯弊與查證

一、會計憑證的錯弊與查證
  1、會計憑證名稱
  無論是原始憑證還是記賬憑證,都應有其名稱。如:“發貨票”、“借款單”、“工資表”、“科目匯總表”等。各憑證名稱應與其反映、記載的經濟活動一致。但有的原始憑證無名稱,有的雖有名稱但不夠簡明、確切,更主要的是有的憑證名稱與所反映經濟業務內容不相符。如:報銷差旅費時夾雜託兒費等內容,或張冠李戴,在收據中反映發票內容。
  對此錯弊查證方法為,通過審閱憑證名稱,發現疑點,繼而對名稱與所反映內容分析比較,做憑證間核對,從而查證問題。
  2、數字書寫
  阿拉伯數字書寫潦草,難以辨認;合計金額前未加人民幣符號;大寫金額字跡飛舞,“整”字該寫的未寫,不該寫的卻寫了;大寫金額前未註明“人民幣”字樣,且留有空餘,易被人在此和相應阿拉伯數字前添加數字,達到貪污目的。
  對此錯弊查證方法為:先有重點地審閱一部份會計憑證,看其數字是否有不符合規定之處,如有,應進一步查證,若屬一般性會計錯誤,通過向制證人員調查詢問便可查證;若屬會計舞弊,應該通過賬證、證證、賬實等方面核對,對有關問題進行鑑定、分析,如通過技術鑑定對添加數字、塗改數字查證。
  3、會計憑證編號
  無論是原始憑證還是記賬憑證都應按照一定的標準或順序編號。在實際工作中存在著會計憑證無編號、編號不連續、編號連續但不符合經濟業務實際情況的錯弊。
  查證時,首先確定號碼應連續的會計憑證範圍。如各月的記賬憑證編號、原始憑證存根、一次購進的發票、收據或支票等。再查看是否有編號間斷現象。但在不同時間接受某單位的有關原始憑證,其編號如是連續的,則有貪污之嫌。
  4、會計憑證摘要
  會計憑證摘要是會計憑證中的簡要說明經濟業務的內容。即可簡明扼要地反映經濟活動,又可起到會計監督和控制作用,是會計憑證中一項必不可少的內容和形式。常出現的錯弊為:有的未填寫摘要,有的摘要過於簡單,不能說明經濟業務具體情況,如有的單位在各部門領料摘要中只寫“材料”,讓人無法搞清是購料還是發料;有的摘要過於繁雜,起不到摘要的作用;有的摘要詞不達意,甚至意義相反,如外單位償還單位貨款,摘要欄填寫的是“還購貨款”變成歸還外單位貨款;有的摘要未如實填寫,非法業務卻以合法面目出現在摘要欄。
  5、會計憑證日期
  會計憑證日期能反映經濟業務發生的時間,同時起到監督、控制作用。有的憑證未填日期,如支票的有限期10天,簽發時若不填日期,就無法起到控制作用;有的憑證所寫日期與實際情況不符,如遠期支票;有的記賬憑證與所附原始憑證日期不符,如記賬憑證日期與原始憑證日期相距太遠,特別是本單位開出的收據與記賬憑證日期相差時間較長,則意味著有挪用或貪污公款問題存在;有的記賬憑證日期超前於原始憑證日期,則有較大弄虛作假嫌疑。
  6、會計憑證匯總
  在經濟業務處理中,有許多需要將會計憑證匯總的情況。匯總中出現的錯弊有:重匯、漏匯一張或多張記賬憑證、多匯付款憑證、少匯收款憑證以期貪污其差額。
  查證該錯弊的方法是:核對總賬與所屬明細賬是否相符,查看有無重匯、漏匯記賬憑證,重點抽查收款憑證與付款憑證及其所附原始憑證,查證是否有多匯和少匯付款或收款憑證。
  7、會計憑證簽章
  這方面的錯弊,有的憑證簽章不全;有的簽章是偽造的,如編造職工姓名套取工資、模仿有關人員字跡在報銷憑證上籤章,達到非法報銷目的。
  查證這種錯弊時,首先要求會計人員在接受原始憑證時,認真審核真偽,查驗簽章是否齊全,杜絕由此發生的違法違紀事件。其次抽查部分記賬憑證及所附原始憑證,有無此類錯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