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房地產收入的確認

  收入如何確認,對房地產企業來說將直接影響當年的經營成果。由於房地產開發企業從取得土地開發權、進行規劃設計等前期工程、開始建設到完全建成往往需要幾年時間,與一般工業生產企業相比,房地產開發具有成片開發、開發周期長等特點,加之房地產銷售一般要經過取得預售許可證預售簽訂預售契約、取得銷售許可證簽訂正式銷售契約、工程竣工驗收合格並交付買主驗收確認、辦理產權過戶等環節,因此房地產收入的確認同一般的生產企業相比具有一定特殊性。原《股份有限公司會計制度》和新的《企業會計制度》規定對房地產開發企業自行開發商品房對外銷售收入的確定,按照銷售商品收入的確認原則執行;如果符合建造契約的條件,並且有不可撤銷的建造契約的情況下,也可按照建造契約收入確認的原則,按照完工百分比法確認房地產開發業務的收入。 
  在實務中各房地產開發企業對收入實現有不同的確認方法,主要有:1)以簽訂預售契約並收取預收房款作為收入確認的依據;2)以簽訂正式房屋銷售契約作為收入實現;3)以開發的房地產業經竣工驗收,開出“入伙通知書”並開具銷售發票作為銷售實現;4)以收訖房款並辦妥產權過戶手續作為收入的確認。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標準也會因人而異,不同的職業判斷導致不同的結果。例如在上市公司年報中,有幾家從事房地產開發業務的上市公司年報因當年房地產銷售收入確認的問題,被註冊會計師出具了保留意見或解釋性說明段。而公司與註冊會計師的分歧的焦點集中在:商品房所有權上的重要風險和報酬是否已經轉移。 
  筆者對此根據收入確認原則並結合房地產企業的實際談談個人觀點,《企業會計準則——收入》規定銷售商品的收入,應當在下列條件均能滿足時予以確認: 
  (一)企業已將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購貨方; 
  (二)企業既沒有保留通常與所有權相聯繫的繼續管理權,也沒有對已售出的商品實施控制; 
  (三)與交易相關的經濟利益能夠流入企業; 
(四)相關的收入和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1)簽訂預售契約收取預收貨款其性質是預收貨款,因為房地產預售契約是在房屋尚未建成竣工前預先銷售行為,只屬於契約要約的一部分,能否真正實現銷售應根據工程的進展情況及買主的最後意想決定;且預售契約不同建造契約,建造契約是指為建造一項資產而訂立的契約,而房地產預售契約是商品購銷雙方的意想。因此根據《企業會計準則—收入》 規定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是否已轉移給買方判定,簽訂預售契約並收取預收貨款由於該開發產品尚未竣工驗收,不符合收入確認條件,不能作為銷售實現依據。只有等到開發產品竣工驗收並辦理移交手續後,方可確認房地產銷售收入實現,將“預收賬款”轉為“經營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