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產保險公司長期險業務的會計核算問題

  長期險是指保險期限在一年以上的保險業務。目前財產保險公司長期險業務主要有商品房抵押保險、汽車消費信貸保證保險、長期工程險等。從目前各保險公司的操作來看,長期險業務保費均為出具保單時一次性收取,保費收入為保單責任期各年保費的年金現值。長期險業務在保費收取和金額上的這種特點,對財務人員如何和怎樣確認長期險的保費收入,發生的業務費用如何核算等一系列問題的解決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為使長期險業務核算能較好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要求財務人員能準確地把握會計基本原則,以便更好地發揮財務數據的作用。


一、目前財產保險公司對長期險業務的核算辦法

由於財政部沒有具體的對長期險核算的指導辦法,各家財產保險公司在核算方法的選用上也存在不一致,總結起來,大致有以下三種核算辦法:

1.將長期險業務保費收入全部確認為當年保費收入,費用、賠款等支出計入支付當期的損益。這種核算辦法不考慮長期險業務時間的長短,在保費、費用、賠款等的核算上採用收付實現制的管理辦法。

2.根據保險責任期的劃分,將屬於簽單當年的保費計入當年損益,不屬於簽單當年的保費收入確認為預收保費,費用、賠款等支出計入支付當期的損益。這種核算辦法考慮了長期險業務責任期限的長短,將保費根據年限進行簡單分期(通常以實收保費除以責任年限),符合會計基本原則。預收保費根據責任期逐年轉為保費收入,但費用支出仍採用收付實現制的管理辦法。

3.將所有保費收入不管責任期的長短全部確認為簽單當年的損益,發生的費用等支出全部計入支付當期的損益,年終結算時對該項業務提取長期責任準備金。長期責任準備金=保費收入-營業稅金及附加費用支出-賠款支出-保險保障基金-分出保費+攤回分保費用+攤回分保賠款-未決賠款準備金-手續費支出。在這種核算方式下,簽單當年利潤為零,只有在責任期的最後一年才確認利潤的實現。

二、目前核算辦法存在的弊端

由於長期險業務的核算辦法仍處於不斷探索過程中,仍不完善,造成了以上三種核算辦法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弊端。具體表現在:

1.第一種核算辦法的弊端。將所有收入和支出根據收取和支出的時間計入當年的損益,不符合權責發生制原則的基本要求,不能很好地將收入、支出同財產保險公司實際所承擔的責任結合起來,誇大了收付當期的收入和支出,違背了會計的謹慎性原則、配比原則。

2.第二種核算辦法的弊端。對保費收入的核算及確認符合權責發生制原則的要求,但費用、賠款等支出直接確認為當年損益,不符合權責發生制原則和配比原則的要求,人為地減少了簽單當期的損益。

3.第三種核算辦法雖較前兩種方法有了一定的改善,將收入和支出確認為當期損益,同時提取長期責任準備金,基本符合會計核算的基本原則,但只在保險責任期的最後一年才確認利潤,不符合配比原則的要求,使財產保險公司不能很好地反映長期險責任期內的損益。

以上三種核算辦法雖能解決長期險核算中出現的部分問題,適應了財產保險公司發展的需要,但在核算上均不同程度地違背了會計的基本原則,很難準確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三、對長期險業務會計核算的一些建議

長期險業務是財產保險公司較為特殊的業務,其會計核算辦法必然有別於一般業務。長期險業務由於保險期限長,對保費收入、費用支出如何進行合理分期,費用支出與收入如何配比就顯得非常重要。本人根據多年從事基層財務工作的經驗,結合會計法和保險公司財務管理的要求,對如何核算財產保險公司的長期險業務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以求能解決長期險業務在核算上的一些問題。
1.採用預收方式核算。

採用預收保費方式核算長期險業務,要求對保費收入根據責任期進行合理分期,一般以一個完整的年度作為分期的參數,對屬於簽單當年的保費在保單生效承擔保險責任並收取保費時確定為當年損益,不屬於當年的保費收入確認為預收保費,並根據責任期限逐年轉為保費收入,但轉為保費收入的金額應為每年按費率計算的保費收入,而不是按預收金額分年計算的金額,因為長期險業務在簽單時考慮了時間價值的問題,在轉為保費收入時也應相應考慮時間價值的問題。將預收保費金額做相應的還原,以便更好地反映核算當年的經營成果。為了遵循配比原則的要求,費用和支出也應採用相應的辦法來確定,根據責任期將費用劃分為屬於簽單當年的支出和屬於責任期的支出,並相應計入費用支出科目和待攤費用科目,以便更好地反映責任期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具體賬務處理如下:

a.在簽單收取保費時,會計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實際收到的保費)

貸:保費收入(應確認為當年的保費)

預收保費(不屬於當年的保費)

發生費用時的會計分錄為:

借:費用支出(應確認為當年損益的部分)

待攤費用(不確認為當年損益的部分)

貸:銀行存款(實際支付的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