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經營現金流量質量分析

  經營現金流量質量,是指經營現金流量對公司真實經營狀況的客觀反映程度,以及對公司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的改善、對持續經營能力的增強所具有的推動作用。從廣義上講,經營現金流量質量主要包括經營現金流量的真實性、充足性、穩定性和成長性四個方面。而經營活動是公司經濟活動的主體,也是公司獲取持續資金的基本途徑。因此,在公司各類現金流量中,經營現金流量顯得更為重要。但現行現金流量分析對經營現金流量質量涉及較少。筆者認為,考察經營現金流量質量有助於現金流量分析體系的完善和發展,它應成為整個財務分析體系的重要內容。本文就此作初步探討。 


一、經營現金流量真實性分析 

(一)對比中報和年報經營現金流量,考察年度經營現金流量的均衡性,初步認定經營現金流量的真實水平 

在正常經營情況下,公司的購銷和信用政策比較穩定,銷售業務也較少出現大起大落的情形,因此公司經營現金流量年度內應保持一定的均衡性,否則表明年報經營現金流量存在被粉飾的可能。但需要指出的是,為了使結論更為準確合理,還應當同時考慮公司的會計行為(如是否存在年底結賬的習慣)、結算方式(如是否採用國際信用證方式結算),以及所屬行業的具體特徵(如是否具有季節性生產的特點)。 

(二)重點分析現金流量表有關明細項目,進一步明確經營現金流量的真實水平 

1.分析“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項目,判斷公司有無虛構預收賬款交易,粉飾主營業務現金流量的可能。若公司大額預收賬款缺少相關的銷售或建造契約,則表明公司主營業務現金流入缺乏真實性。 

2.分析“收到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項目,判斷公司有無藉助下列事項粉飾其他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的情況:①關聯方歸還欠款。2001年以來,由於證券監管部門加大了對大股東占用上市公司資金的清查力度,以大股東為代表的關聯方紛紛年末突擊還款,不少上市公司“收到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項目金額由此“迅速上升”,“其他應收款”項目金額也相應“大幅回落”。但實際上,在年報過後,一些上市公司“支付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和“其他應收款”項目金額便出現了大幅上升與反彈的現象(這裡面固然存在關聯方年末虛假還款的問題,但也不排除上市公司藉機粉飾現金流量的可能)。②占用關聯方資金。上市公司經常採取占用關聯方往來款項的方式來虛增當期的經營現金流量。為此,應特別關註上市公司與關聯方進行期末大額款項往來的情況。③現金流量項目類別歸屬。某些上市公司將一些非經營性現金流量項目(如票據貼現和臨時資金拆借)歸入“收到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項目中,從而虛誇了當期經營現金流量,掩蓋了公司經營的真實面貌。對此也應給予充分關注。 

二、經營現金流量充足性分析 

(一)絕對量角度的充足性 

經營現金流量的充足性,是指公司是否具有足夠的經營現金流量滿足其正常運轉和規模擴張的需要。從絕對量方面認識充足性,主要是分析經營現金流量能否延續現有的公司經營,判斷經營現金淨流量是否正常。 

顯然,靠內部積累維持目前的生產經營能力,公司經營現金流人量必須能夠抵補下列當期費用:①公司正常經營所需.日常開支(表現為經營現金流出);②前期支付的需當期和以後各期收回的費用(主要包括資產折舊與攤銷額);③已計入當期損益但尚未支付的費用(主要是預提費用)。也就是說,只有滿足下列條件,公司經營現金流量才屬正常且具有充足性,公司現有規模下的簡單再生產才能夠得以持續:經營現金淨流量>本期折舊額十無形資產、長期待攤費用攤銷額+待攤費用攤銷額+預提費用提取額。 

(二)相對量角度的充足性 

從相對量角度考察充足性,主要是了解經營現金流量能否滿足公司擴大再生產的資金需要,具體分析經營現金流量對公司投資活動的支持力度和對籌資活動的風險規避水平。主要評價指標有: 

1.現金流量資本支出比率=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淨流量÷資本性支出額。其中,資本性支出額是指公司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或其他長期資產所發生的現金支出。該指標評價公司運用經營現金流量維持或擴大經營規模的能力。該指標越大,說明公司內涵式擴大再生產的水平越高,利用自身盈餘創造未來現金流量的能力越強,經營現金流量的品質越好。當該比率小於1時,表明公司資本性投資所需現金無法完全由其經營活動提供,部分或大部分資金要靠外部籌資補充,公司財務風險較大,經營及獲利的持續性與穩定性較低,經營現金流量的質量較差;當該比率大於1時,則說明經營現金流量的充足性較好,對公司籌資活動的風險保障水平較高,不僅能滿足公司的資本支出需要,而且還可用於公司債務的償還、利潤的分配以及股利的發放。 

2.到期債務償付比率=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淨流量÷(到期債務本金十本期債務利息)。該指標反映公司運用經營現金流量償付到期債務本息的實際水平。該比率小於1,說明公司到期債務的自我清償能力較差,經營現金流量的充足程度不高,要樹立良好的財務信用,公司必須依靠其他方面資金的及時注入,主要包括對外融資、當期變現投資收益以及出售公司資產的現金所得;該比率大於1,則顯示公司具有較好的“造血”功能和財務彈性,經營現金流量比較充沛,足以償還到期債務,公司不存在支付風險且經營的主動性較強。 

但需要特別提及的是,僅以經營現金流量大小作為衡量公司經營好壞與財務優劣的標準將會引起誤導,因為經常存在下面的情況:經營現金流量充足但公司盈利能力日益下降;經營現金流量不足但公司盈利能力日趨上升。這表明:公司資金充裕但找不到合適的投資方向,其未來盈利能力受到影響;公司現金短缺但實施了有效的負債經營,其盈利水平反而得到顯著提高。因此,在某段時期內,公司的財務活動能力與財務管理水平同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