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後租回與售後回購

簡介: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新的理財理念與理財方式不斷產生,售後租回與售後回購是經濟發展的產物。本文從售後租回與售後回購的性質及會計業務的處理等方面對此進行了論述。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售後租回與售後回購作為兩種新的交易方式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重視。本質上來說,售後租回與售後回購的目的是解決企業現金流的問題,相對於以盈利為目的的其他銷售方式有明顯不同。以下試從概念、性質及業務處理等方面來分析。 

 
一、售後租回與售後回購的定義 
 
售後租回交易是指賣主(即承租人)將一項自製或外購的資產出售後,又將該項資產從買主(即出租人)租回,習慣上稱之為”回租”。售後回購,是指銷售商品的同時,銷售方同意日後重新買回這批商品。 

在售後租回交易過程中,出售方對資產的所有權轉讓並不要求資產實物發生轉移,因而出售方(即承租人)在售後租回交易過程中可不間斷地使用資產,作為購買方(即出租人)則只是取得資產的所有權,取得商品所有權上的風險與報酬,並沒有在實質上掌握資產的實物,並不能對資產實施有效控制。 

在售後回購交易中,若回購價以回購當日的市場價為基礎去定,表明該商品因增值而獲得的收益歸買方所有,因貶值而遭受的損失也由買方承擔,但賣方仍對售出的商品實施控制,買方無權對該商品進行處置;若回購價已在契約中訂明,表明商品價格變動產生的風險和報酬均歸賣方所有,於買方無關,賣方仍對售出的商品實施控制。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因為售出的資產或商品還要租回或回購,對其有效的控制權並沒有全部轉移給購買方,按照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故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銷售。同時,售後租回與售後回購對出售方來說可以在約定的時期取得相當於資產價值的現金流而又不失去對資產的使用權,因此其真正目的就是融資。 
 
二、售後租回與售後回購的區別 
 
1、售後租回交易與售後回購交易資產所有權的最終歸屬不同。 

售後租回交易在出售方和購買方進行談判時,就可認定為是一項融資租賃或者是一項經營租賃,如果是一項融資租賃,那么這種交易實際上轉移了買主(即出租人)所保留的與該項租賃資產的所有權有關的全部風險和報酬,所有權最終很有可能轉移,資產將歸出售方所有;而如果該交易被認定為經營租賃,那么資產的所有權就不會發生轉移,仍歸買主(即出租人)。 

售後回購交易在銷售商品的同時,銷售方即同意日後重新買回這批商品,因此商品的最終所有權不會轉移,仍歸出售方。 

2、售後租回交易(租金)與售後回購交易(回購價)的取得有所不同。 

售後租回交易中,資產的售價和租金是相互關聯的,是一攬子方式談判的,是一併計算的。 

售後回購交易中,回購價的確定則與銷售價無關,回購價可在購回協定中訂明,也可以回購當日的市場價為基礎確定,因此回購價可能高於原售價也可能低於原售價。

  3、售後租回交易與售後回購交易所交易的對象的性質及賬務處理不同。 

售後租回交易一般出售的是固定資產,而售後回購的交易對象更多的是流動資產,如庫存商品,原材料等。 

由於交易資產的性質不同,並且由於兩種交易方式的出售資產並不同於企業正常經營活動中的銷售業務,因此兩者的賬務處理也大不相同。售後租回交易,售價與資產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應當單獨設定”遞延收益”科目核算,期末,”遞延收益”科目的餘額在資產負債表的”預計負債”項目下單列項目反映。舉例如下(僅以售價高於賬面價值為例):

【例1】假定2003年1月1日,a公司將一條程控生產線按260萬元的價格銷售給b公司,該生產線2002年1月1日的賬面原值為240萬元,全新設備未提折舊,同時又簽訂了一份租賃契約將該生產線租回,賬務處理如下: 

(1)2002年1月1日,結轉出售固定資產的成本, 

借:固定資產清理240.73 

 貸:固定資產240.73 

(2)2002年1月1日,向b公司出售程控生產線, 

借:銀行存款260.73 

 貸:固定資產清理240.73 

 貸:遞延收益——未實現售後租回損益20.73 

(3)以後每月按資產的折舊進度分攤未實現售後租回損益, 

借:遞延收益——未實現售後租回損益5 712.73 

 貸:製造費用——折舊費5 712.73 

售後回購交易中,企業銷售商品在附有購回協定的方式下,發出商品的實際成本與銷售價格以及相關稅費之間的差額,在”待轉庫存商品差價”科目核算,不確認收入。如果回購價格高於原售價的,應在銷售與回購期間內按期計提利息費用,計提的利息費用直接計入當期財務費用。企業日後重新購回該商品時,按購入物資處理;同時,將與該購回商品有關的”待轉庫存商品差價”科目的餘額沖減或增加購回商品的成本。期末,”待轉庫存商品差價”科目的借方或貸方餘額,分別在資產負債表的”其他流動資產”或”其他流動負債”項目中反映。舉例如下(僅以回購價高於原售價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