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併會計報表中內部商品交易的抵銷方法

  在合併會計報表編制中,內部商品交易的處理是一個難點也是一個重點。 本文就合併會計報表中內部商品交易的抵銷方法做一總結。

對於內部商品交易,在抵銷處理上要區分三種情況:內部購進商品全部銷售;內部購進商品全部形成存貨及內部購進商品部分銷售,部分形成存貨。下面筆者就這三種情況進行說明:

1.內部購進商品全部銷售。如果是本期內部購進商品,在編制抵銷分錄時,按照集團內部銷售企業銷售該商品的銷售收入,借記“主營業務收入”,按照購進方內部成本,貸記“主營業務成本”;如果是上期留存內部存貨,則借記“期初未分配利潤”,貸記“主營業務成本”,其發生金額按上期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填列。

2.內部購進商品全部形成存貨。如果是本期內部購進商品,按銷售方內部收入借記“主營業務收入”,按照本期銷售方內部成本,貸記“存貨”;如果存在上期內部存貨,則借記“期初未分配利潤”,貸記“存貨”,其發生額按上期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填列。

3.內部購進商品部分銷售,部分形成存貨。如果是本期內部購進商品,則結合前面兩種形式將本期內部購進商品按對外部銷售比例劃分為已銷和未銷部分,分別作抵銷處理。或者,按本期銷售方內部收入,借記“主營業務收入”,貸記“主營業務成本”,再按期末內部結餘存貨中的銷售毛利,借記“主營業務成本”,貸記“存貨”;如果是上期留存內部存貨,則按照上期未實現的內部銷售利潤,借記“主營業務成本”,貸記“存貨”。

現舉例加以說明:a公司和b公司是母子公司,並按規定納入合併會計報表範圍,以下圖表設有9種情形:

情 形 1 2 3 4 5 6 7 8 9 上期毛利率為20%

本期毛利率為10%

上期留存內部存貨 0 10 10 0 10 10 0 20 20

本期內部購進商品 10 0 10 10 0 10 20 0 20

期末結餘內部存貨 0 0 0 10 10 20 10 10 20

情形1、本期內部購進商品全部對外銷售,其抵銷分錄為:

借:主營業務收入 10

貸:主營業務成本 10

情形2、上期內部購進商品全部售出,其抵銷分錄為:

借:期初未分配利潤 2

貸:主營業務成本(10×20%) 2

情形3、上期及本期內部購進商品全部售出,可結合情形1和2,作出抵銷分錄。

情形4、本期內部購進商品全部形成存貨,其抵銷分錄為:

借:主營業務收入 10

貸:主營業務成本 10

借:主營業務成本 1

貸:存貨(10×10%) 1

情形5、上期內部購進商品全部形成存貨,其抵銷分錄為:

借:期初未分配利潤 2

貸:存貨(10×20%) 2 

情形6、上期及本期內部購進商品全部形成存貨,可結合情形4和5,作出抵銷分錄。

情形7、本期內部購進商品部分銷售,部分形成存貨,其抵銷分錄為:

借:主營業務收入 20

貸:主營業務成本 20

借:主營業務成本 1

貸:存貨(10×10%) 1

情形8、上期內部購進商品部分售出,部分形成存貨,其抵銷分錄為:

借:期初未分配利潤 4

貸:主營業務成本(20×20%) 4

借:主營業務成本 2

貸:存貨(10×20%) 2

情形9、上期及本期內部購進商品部分售出,部分形成存貨,可結合情形7和8,作出抵銷分錄。

另外,還應考慮到在合併會計報表中,有關存貨跌價準備的抵銷問題。存貨跌價準備的抵銷不同於壞賬準備的抵銷。對於內部應收賬款是全額抵銷的,因此與之相應計提的壞賬準備也應全額抵銷,而對於存貨抵銷應特別注意的是抵銷僅限於內部未實現的利潤,抵銷後的結果是該集團存貨的原始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