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差錯更正的會計處理剖析

  會計差錯更正是指對企業在會計核算中,由於計量、確認、記錄等方面出現的錯誤進行的糾正。會計差錯更正的會計處理會因會計差錯發生和發現的時間不同以及會計差錯的重大與非重大之分而不同。

一、會計差錯的分類及成因

會計差錯包括非重大會計差錯和重大會計差錯。非重大會計差錯是指不足以影響會計報表使用者對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作出正確判斷的會計差錯;而重大會計差錯是指企業發現的使公布的會計報表不再具有可靠性的會計差錯,重大會計差錯一般是指金額比較大,性質比較嚴重,通常某項交易或事項的金額占該類交易或事項的金額的10%及以上則認為金額比較大,以及企業為了調節利潤濫用會計政策、會計估計及其變更。如某企業提前確認未實現的營業收入占全部營業收入的10%以上,以及企業為了調節利潤本應按應收賬款餘額6%計提壞賬準備的改按20%計提,則認為是重大差錯。

會計差錯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常見的會計差錯產生的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一是採用法律或會計準則等行政法規、規章所不允許的會計政策。例如,按照我國會計制度規定,為購建固定資產而發生的借款費用,在固定資產尚未交付使用前發生的,應予資本化,計入所購建固定資產的成本;在固定資產交付使用後發生的,計入當期損益。如果企業固定資產已交付使用後發生的借款費用也計入該項固定資產的價值,予以資本化,則屬於採用法律或會計準則等行政法規、規章所不允許會計政策。

二是對事實的忽視和誤用。例如,企業對某項建造契約應按建造契約規定的方法確認營業收入,但該企業按確認商品收入的原則確認收入。

三是賬戶分類以及計算錯誤。例如,企業購入的五年期國債,意圖長期持有,但在記賬時記入了短期投資,導致賬戶分類上的錯誤,並導致在資產負債表上流動資產和長期投資的分類也有誤。

四是會計估計錯誤。例如,企業在估計某項固定資產的預計使用年限時,多估計或少估計預計使用年限,而造成會計估計錯誤。

五是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出現差錯。例如,工業企業發生的管理人員的工資一般作為收益性支出,直接計入當期損益,而發生的工程人員的工資一般作為資本性支出。如果企業將發生的工程人員的工資計入了當期損益,則屬於資本性支出與收益性支出的劃分錯誤。

六是漏記已完成的交易。例如,企業銷售一批商品,商品已發出,並開出增值稅專用發票,商品銷售收入確認的條件均已滿足,但企業在期末未將已實現的銷售收入入賬。

七是提前確認未實現的收入。例如,在採用委託代銷銷售方式下,應以收到代銷單位的代銷清單時,確認營業收入的實現,如企業在發出委託代銷商品時即確認收入,則為提前確認尚未實現的收入。

八是在期末應計項目與遞延項目未予調整。例如,企業應在本期攤銷的費用在期末未予攤銷。

如果企業由於上述各種原因造成會計核算的差錯,如不加以調整,可能會使公布的會計報表所反映的信息不可靠,並有可能誤導投資者、債權人及其他會計報表閱讀者的決策或判斷,因此,企業應當根據差錯的性質及時糾正,以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合法和完整,從而保證會計信息的相關和可靠。

二、會計差錯更正的會計處理

前面所述,會計差錯分為非重大會計差錯和重大會計差錯,而企業會計差錯發生時間可分為本期和以前年度,企業會計差錯發現時間又可分為年度資產負債表日至財務報告批准報出日之間以及財務報告批准報出日之後。因此,會計差錯發現和發生的時間不同,造成會計差錯有非重大與重大之分,其會計差錯更正的處理是不一樣的,具體的會計差錯更正的會計處理如下:

a年度資產負債表日至財務報告批准報出日之間以及財務報告批准報出日之後發現的屬於本期的會計差錯,包括非重大差錯和重大差錯,應調整本期相關項目。

例(1):甲公司2004年財務會計報告在2005年4月30日批准報出,2005年4月10日(或2005年11月10日)發現2005年3月管理用固定資產漏提折舊300萬元,則在2005年4月(或2005年11月)補提折舊,會計分錄為:

借:管理費用300

貸:累計折舊300

b年度資產負債表日至財務報告批准報出日之間發現的報告年度的會計差錯,包括非重大差錯和重大差錯,應調整報告年度財務報告相關項目,發現當期的財務報告相關項目的期初數也一併調整。

例(2):甲公司2004年財務會計報告在2005年4月30日批准報出,報告年度應為2004年度,2005年4月10日發現2004年10月管理用固定資產漏提折舊300萬元,甲公司的所得稅率為33%,所得稅採用債務法核算,2004年所得稅申報在2005年3月15日完成,按淨利潤15%提取盈餘公積,則2005年4月會計處理如下:

(1)補提折舊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管理費用)300

貸:累計折舊300

(2)將調減的淨利潤轉入未分配利潤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30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300

(註:按稅法規定,當年應提折舊在當年提取可以在稅前抵扣,2004年所得稅申報後補提2004年折舊不得在稅前抵扣,不涉及到應交所得稅和所得稅費用)

(3)調減盈餘公積

借:盈餘公積 45(300×15%)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45

(4)調整2004年會計報表(報告年度會計報表)

對於資產負債表,應調增累計折舊300萬元,調減盈餘公積45萬元,調減未分配利潤255萬元。對於利潤及利潤分配表,應調增管理費用300萬元。調減提取盈餘公積45萬元。2005年4月份會計報表年初數也作相應調整。

c年度資產負債表日至財務報告批准報出日之間發現的以前年度的非重大會計差錯,應調整報告年度財務報告相關項目,發現當期的財務報告相關項目的期初數也一併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