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註冊會計師考試慢班《會計》講義十二

第12章外幣業務
一、本章在考試中的地位

1.本章在考試中的地位:本章在考試中居於較重要的地位,重點是外幣日常業務的核算(4種)和匯兌損益的核算,考試題型有客觀題,也有主觀題,分值在5分左右。 
2.本章內容有些變化(見後附的附屬檔案:沒有太多的差異,只是更完善)。
3.本章複習方法:在掌握本章內容後,匯兌損益的計算與借款費用資本化結合複習。

二、本章考點精講
 
 【考點一】外幣業務的概念(了解)
1.外幣業務,是指企業以記賬本位幣以外的其他貨幣進行款項收付、往來結算的經濟業務。
2.外幣業務的記賬方法有外幣統賬制和外幣分賬制兩種。外幣統賬制適用於工商企業,外幣分賬制適用於金融企業。
3.外幣賬戶包括:(1)外幣貨幣資金;(2)外幣債權;(3)外幣債務。
4.將外幣金額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時,應採用外幣業務發生時的市場匯率,也可以採用外幣業務發生當期期初的市場匯率(接受外幣投資業務除外)。 
【考點二】外幣日常業務的核算(掌握)
1.外幣兌換
(1)賣出外幣時,將實際收取的記賬本位幣(按銀行買入價折算)登記入賬,同時將付出的外幣折合按市場匯率折算為記賬本位幣;兩者的差額作為匯兌損益,計入財務費用。
借:銀行存款——人民幣(實際收到金額)(100*8.0) 800
財務費用10
貸:銀行存款——美元戶(原幣*市場匯率)(100*8.1)810
(2)買入外幣時,將實際支付的記賬本位幣(按銀行賣出價折算)登記入賬,同時將收到的外幣折合按市場匯率折算為記賬本位幣;兩者的差額作為匯兌損益,計入財務費用。
借:銀行存款——美元戶(原幣*市場匯率) (100*8.1)810
財務費用 10
貸:銀行存款——人民幣(實際支付金額)(100*8.2) 820
2.外幣購銷
(1)企業以外幣購入原材料和固定資產,按市場匯率將支付(或應付)的外幣折算為記賬本位幣,以確定購入貨物及債務的入賬價值,同時按照外幣的金額登記有關外幣賬戶。
借:固定資產825
貸:應付賬款——美元戶(原幣*市場匯率)(100*8.1)810
 銀行存款(用人民幣支付的關稅等)15
(2)企業出口商品,按照市場匯率將外幣銷售收入折算為人民幣;對於取得的款項或發生的外幣債權,按照折算為人民幣的金額入賬,同時按照外幣金額登記有關外幣賬戶。
借:銀行存款——美元戶(原幣*市場匯率)(50*8.1)405
貸:主營業務收入405
3.外幣借款
企業借入外幣時,按照借入外幣時的市場匯率折算為記賬本位幣入賬,同時按照借入外幣的金額登記相關的外幣賬戶。
借:銀行存款——美元戶(原幣*市場匯率) (1000*8.1) 8100
貸:短期借款——美元戶(原幣*市場匯率)(1000*8.1)8100
4.接受外幣投資
(1)外商投資企業接受外幣投資時,採用收到外幣款項時的市場匯率將外幣折算為記賬本位幣入賬,即外幣資產按照收到當日的市場匯率折算(不能用期初匯率!)。
(2)對於實收資本賬戶如何登記入賬,按照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應當分別投資契約是否有約定匯率進行處理:①在投資契約中對外幣資本投資有約定匯率的情況下,應當按照契約中約定的匯率進行折算,以折算金額作為實收資本的金額,資本金額與資產金額之間的差額,作為資本公積處理;②在投資契約中對外幣資本投資沒有約定匯率的情況下,按收到外幣款項時的市場匯率進行折算,此時不會產生資本公積。
借:銀行存款——美元戶(原幣*當日市場匯率)(400*8.1)3240
借或貸:資本公積 80
貸:實收資本(原幣*約定匯率)(400*8.3)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