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法律制度(4)

第三章 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法律制度(4) (六)企業依法受國家監督

(1)企業在發生經營方式及產權變動時,應報經有關部門批准。

(2)企業應接受國家對其財務活動的監督。企業財務監督主要包括十個方面內容:

1、在消費性資金使用上,企業應本著先生產、後消費的原則,合理安排各項支出。各項消費資金的使用,應編制項目預算和費用開支計畫,報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董事會審批,並據實向職工代表大會報告執行情況。企業購置小轎車要與企業的規模和盈利水平相適應,嚴格按有關規定執行;虧損企業不得購買小轎車。企業建造職工活動中心、賓館、招待所等非生產性設施,必須按基本建設程式立項,限額以上的項目必須報國家計畫主管部門審批,限額以下的項目必須報企業主管部門審批;企業修建職工住宅以及其他非生產性設施,不得擠占生產經營資金,不得高標準修建和高檔裝修。企業平均工資增長超過勞動生產率增長幅度的,要相應扣減企業職工工資總額與效益掛鈎比例或企業工資總額計畫。

2、在生產經營性資金使用上,企業必須在滿足生產經營周轉資金需要的基礎上進行固定資產投資,並嚴格按照國家規定足額安排鋪底生產經營資金。

3、在對外投資上,企業要做好可行性研究,堅持集體討論,建立嚴格的審查和決策程式;重大投資項目應報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董事會審批。除國家有特殊規定外,企業累計對外投資不得超過本企業淨資產的50%,技術改造任務重和生產經營資金不足,以及對外投資報酬率預計達不到銀行存款利率的,不得對外投資。

4、在與關聯企業往來上,企業與關聯企業之間的原材料供應、商品銷售、資金借貸、收入費用的核算以及管理機構和人員的經費開支等,要分賬管理,獨立核算,並建立必要的報表報告制度。

5、在購銷活動方面,企業應建立產品(商品)、原材料、設備等資產購銷活動的內部控制制度,企業主要原材料、設備的購進價格以及主要產品(商品)的銷售價格,與市場同類產品(商品)或企業以往購進及銷售的同類產品(商品)價格差異較大的,應及時查明原因,並在企業財務報告中予以說明。

6、在資金調度方面,企業要建立內部控制制度,確保資金調度安全。企業開設的銀行賬戶以及按月編制的資金使用計畫,必須報主管財政機關備案。對無有效契約、無合法憑證、無合規手續的,不得對外支付現金(包括支票、匯票等)。

7、在成本費用管理上,企業應嚴格執行國家規定的成本開支範圍和費用開支標準,準確核算成本費用,建立健全內部成本控制制度,嚴禁少計少攤成本或亂擠亂進成本。

8、在資產處置方面,企業對固定資產、流動資產盤虧、毀損、報廢等淨損失,壞賬損失、被盜損失以及財產擔保損失等,必須建立嚴格的鑑定和審批制度。對企業公司制改造、與外商合資合作及其他對外投資中的財產轉移,要建立嚴格的評估和報批制度。

9、在利潤分配上,企業對依法繳納所得稅後的利潤,必須按規定分配。除公益金可以用於職工集體福利設施支出外,企業留用的利潤必須用於企業發展。

10、在財務報告方面,企業應按國家規定的要求編制財務報告,有關重大事項必須在財務狀況說明書中予以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