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會輔導:《審計》考試複習指南(5)

一、考場提示

掌握管理當局對會計報表的認定。

掌握具體審計目標的確定。

理解審計範圍。

二、重點、難點學習

(一)我國獨立審計總目標

1、審計總目標:

獨立審計的總目標是對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及會計處理方法的一貫性表示意見。

2、關於會計報表合法性、公允性及會計處理方法一貫性的解釋:

(1)合法性:

指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的編報是否符合《企業會計準則》及國家其他財務會計法規的規定。

(2)公允性:

指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否公允地反映了被審計單位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資金變動情況。

(3)一貫性:

指被審計單位的會計處理方法是否前後各期一貫。

3、註冊會計師的審計責任

在上一章中已述及,註冊會計師的審計責任是按照獨立審計準則的要求出具審計報告,並對出具的審計報告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

(1)審計報告的真實性:

指審計報告應當如實反映註冊會計師的審計範圍、審計依據、實施的審計程式和應表示的審計意見。

(2)審計報告的合法性:

指審計報告的編制和必須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會計師法》和獨立審計準則的規定。

(二)審計具體目標與被審計單位管理當局對會計報表的認定

(三)審計業務約定書的基本內容

(四)審計範圍

凡與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有關,與註冊會計師發表審計意見有關的資料,均屬於會計報表的審計範圍。具體來說,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確定基礎性會計記錄和其他資料中所包含的信息是否可靠,是否可以成為編制會計報表的依據。

2、確定有關信息、資料是否在會計報表中得到恰當的反映。

3、考慮以下影響註冊會計師形成審計結論的因素:

(1)由於判斷貫穿於註冊會計師工作的全過程,所以,絕對肯定的審計意見是難以形成的;

(2)由於審計工作的測試性質和其固有局限性,及內部控制固有的局限性等因素影響,註冊會計師形成意見時,亦存在某些重要借報、漏報未被發現的可能;

(3)如果審計在範圍上受到嚴重局部限制,以致使不能或難以確定所發現的問題對會計報表的影響,應視情況出具保留意見或拒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

三、典型例題評析

1、"權利與義務"認定只與( )的組成要素有關.

a.資產負債表

b.利潤表

c.現金流量表

d.會計報表

[答案]a

[說明]權利表示的是資產,義務表示的是負債。參見教材第14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