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大整理:稅收相關法律考試輔導(十)

第十章 代理納稅審查方法
題量:歷年分值:1~6分,2006年約10分。
題型:單選、多選、簡答、綜合分析題。
本章內容是註冊稅務師應該掌握的基本工作方法,屬必考的內容。
 
第一節 納稅審查的基本方法
一、順查法和逆查法

二、詳查法和抽查法

三、核對法和查詢法

四、比較分析法和控制計算法
注意比較分析法和控制計算法的區別:
1.比較分析法是將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審查期間的賬表資料和賬面同歷史的、計畫的、同行業、同類的相關資料進行對比分析,找出存在問題的一種審查方法。
2.控制計算法是根據賬簿之間、生產環節等之間的必然聯繫,進行測算以證實賬面數據是否正確的審查方法。
 
第二節 納稅審查的基本內容
一、代理納稅審查的基本內容

二、會計報表的審查
審查會計報表是納稅審查的重要環節,在通常情況下,納稅審查是從審查和分析會計報表開始的,以了解納稅人經濟活動的全部情況,同時,通過對各種報表的相關指標及相
互關係的審查分析,可發現存在的問題,進一步確定審查的重點。
(一)資產負債表的審查
1.對流動資產各項目的審查與分析
若流動資產實際占用數增長過快,則應注意是因材料或商品集中到貨或因價格變動等因素引起,還是由於管理不善、物資積壓、產品滯銷或者是虛增庫存成本所造成,以便進
一步分析企業有無弄虛作假、亂擠成本等問題。
2.對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及遞延資產的審查與分析
固定資產的審查分析,首先是了解資產增減變動的情況,其次,在核實固定資產原值的基礎上,應進一步核實固定資產折舊額,審查企業折舊計算方法是否得當,計算結果是
否正確。
對“在建工程”項目的審核,應注意了解企業有無工程預算,各項在建工程費用支出是否核算真實,有無工程支出與生產經營支出混淆情況等。
注意企業有無將不屬於開辦費支出的由投資者負擔的費用和為取得各項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所發生的支出,以及籌建期間應當計入資產價值的匯兌損益、利息支出等記入“遞
延資產”賬戶(提示:按照新會計準則應為“長期待攤費用”賬戶)的情況,並審核固定資產修理費支出和租入固定資產的改良支出核算是否準確,攤銷期限的確定是否合理,各
期攤銷額計算是否正確。
(二)損益表(提示:根據新會計準則應為“利潤表”)的審查
1.銷售收入的審查
如果銷售數量下降,應注意企業有無銷售產品不通過“產品(商品)銷售收入”賬戶(提示:按照新會計準則應為“主營業務收入”賬戶)核算的情況或企業領用本企業產品
而不計銷售收入的情況。
3.營業稅金及附加的審查
由於銷售收入與營業稅金有密切的聯繫,兩者成正比例地增減。
其他業務支出(提示:按照新會計準則應為“其他業務成本”賬戶)是否與其他業務收入相配比,有無將不屬於其他業務支出的費用攤入的現象。
7.營業外收支項目的審查與分析
對於營業外收入,應注意企業有無將應列入銷售收入的款項或收益直接記作營業外收入,漏報流轉稅額。

三、會計賬簿的審查與分析
(一)序時賬的審查與分析
(二)總分類賬的審查與分析
企業查賬的重點應放在明細賬簿的審查上。
(三)明細分類賬的審查與分析
2.審查明細賬的業務摘要,了解每筆經濟業務是否真實合法,若發現疑點應進一步審查會計憑證,核實問題。
4.審查賬戶的餘額是否正常,計算是否正確,如果出現反常餘額或紅字餘額,應注意核實是核算錯誤還是弄虛作假所造成的。
5.審查實物明細賬的計量、計價是否正確,有無將不應計入實物成本的費用擠入實物成本的現象,發出實物時,有無隨意變更計價方法的情況。

四、會計憑證的審查與分析
(一)原始憑證的審查
2.審查有無技術性或人為性的錯誤。注意資本性支出與收益性支出等,有無因此而影響當期或後期計稅所得額的情況。
3.審查有無白條入賬的情況。要注意有無白條作支出憑證的情況。
(二)記賬憑證的審查
1.審查所附原始憑證有無短缺,兩者的內容是否一致。
2.審查會計科目及其對應關係是否正確。
3.記賬憑證的會計科目與原始憑證反映的經濟業務內容是否相符。

五、不同委託人代理審查的具體內容

2006年的教材將這部分內容作了較為詳細的補充。因為中介機構的查賬簽證工作越來越多,其中最重要的工作環節在於對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的審查。2006年三個綜合題中有
兩個是內資企業所得稅審查的內容,題目中多為直接以企業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反映的內容來考察考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