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大整理:稅收相關法律考試輔導(十四)

第十四章 稅務行政複議代理實務
題量:歷年分值2分――6分。2006年2分。
題型:單選、多選、簡答
2005年命題中出現了稅務行政複議的簡答題,此後教材修改中在這一章增加了實務操作性例題。在複習中既要對主要知識點作好考小題的準備,也要作好實務簡答題的準備。
實務簡答題會涉及第二章稅收管理的相關內容及相關法律中的有關知識點,要結合起來複習。
試題模式:
[例14-2]2006年2月10日,××市某縣國稅稽查局在對一家鋼管有限公司進行檢查時發現,該廠2005年度銷售產品時,收取的價外費用70.20萬元未併入產品銷售收入申報繳
納增值稅,稽查局遂於2月15日向該廠下達了補繳增值稅10.20萬元的《稅務處理決定書》。該公司對此處理不服,於2月18日向該縣國稅局提出複議申請。該縣國稅局經審查後,以
該公司未補繳稅款為由,拒絕受其複議申請。
3月1日,該縣國稅稽查局再次向該公司下達了《限制繳納稅款通知書》,限該公司於3 月9日前繳清應補繳的稅款。因該公司一直認為其收取的價外費用不應同產品銷售一起繳
納增值稅,故在3月9日未能將應繳稅款繳納入庫。3月10日,該縣國稅稽查局依法從該公司的開戶銀行賬戶上划走了應補繳的稅款。由於種種原因,直到2006年7月21日,該公司才
正式就縣辦國稅稽查局查處的價外費用補稅和從銀行賬戶有上強行劃繳稅款一事向該縣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縣人民法院審查後,以該公司訴訟時限已超為由,駁回了該公司的訴訟請求。至此,這一複議和訴訟案件以該公司超越時限畫上了句號。
[例14-4]張某自2005年1月起,承包某國有企業。該企業實行獨立核算,自負盈虧,主要從事對外加工業務。
2006年9月,該單位會計向東郊稅務所反映張某2006年1~8月份隱瞞加工收入100000元,偷漏稅款6000元。東郊稅務所針對該會計反映情況,向張某發出《催繳稅款通知書》。
針對這筆稅款,張某一方面採取抽空、轉移銀行存款的辦法,致使稅務機關無法強行扣繳其應納稅款;另一方面對東郊稅務所發出的《催繳稅款通知書》,置之不理,抗拒繳納。
2006提10月10日,東郊稅務所一檢查人員根據所長指示,從張某家中扣押了其從事加工的機器設備,並開具了所內使用的收據,限張某於10月20日前繳納稅款。由於張某仍然
拒不繳納稅款,東郊稅務所將其機器設備於10月19日拍賣,以拍賣所得抵繳稅款。張某不服,決定委託稅務師事務所代理稅務行政複議。
根據本案例分析,稅務師事務所應這樣代理這項行政複議的委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