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估價規範條文說明4

  各種結構房屋的經濟耐用年限的參考值一般為:
1  鋼結構:生產用房?0年,受腐蝕的生產用房50年,非生產用房80年;
2  鋼筋混凝土結構(包括框架結構、剪力牆結構、簡體結構、框架-剪力牆結構等):生產用房50年,受腐蝕的生產用房35年,非生產用房60年;
3  磚混結構一等:生產用房40年,受腐蝕的生產用房30年,非生產用房50年;
4  磚混結構二等:生產用房40年,受腐蝕的生產用房30年,非生產用房50年;
5  磚木結構一等:生產用房30年,受腐蝕的生產用房20年,非生產用房40年;
6  磚木結構二等:生產用房30年,受腐蝕的生產用房20年,非生產用房40年;
7  磚木結構三等:生產用房30年,受腐蝕的生產用房20年,非生產用房40年;
8  簡易結構:10年。
 建築物的殘值率因不同建築結構而不同,其參考值一般為:
1  鋼筋混凝土結構:0;
2  磚混結構一等:2%;
3  磚混結構二等:2%;
4  磚木結構一等:6%;
5  磚木結構二等:4%;
6  磚木結構三等:3%;
7  簡易結構:0。
5.5  假設開發法
 5.5.2  假設開發法適用於對具有投資開發或再開發潛力的房地產的估價,包括下列情形:
1  由生地建造房屋然後租售;
2  由毛地建造房屋然後租售;
3  由熟地建造房屋然後租售;
4  由生地開發為熟地然後租售;
5  由毛地開發為熟地然後租售;
6  由舊房裝修改造為新房然後租售;
7  在建工程。
本條設定的各類土地的概念如下:
1  生地:指已完成土地使用批准手續(包括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可用於建築的土地,該建築用地無基礎設施,或者有部分基礎設施,但尚不具備完全的三通(通道路和臨時水、電)條件,同時地上地下待拆除的房屋、構築物尚未搬遷拆除。
2  毛地:指已完成土地使用批准手續(包括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具有三通(通道路和臨時水、電)或者條件更完備的基礎設施,但未進行動拆遷的可用於建築的土地。
3  熟地:指具有完善的基礎設施,且地面平整,可用於建築的土地。
5.5.3  本條提供的計算公式在使用中可具體如下:
1  求生地價格的公式:
生地價格=開發完成後的房地價值-由生地建造房屋的開發成本-管理費用-投資利息-銷售稅費-開發利潤-買方購買生地的稅費
2  求毛地價格的公式:
毛地價格=開發完成後的房地價值-由毛地建造房屋的開發成本-管理費用-投資利息-銷售稅費-開發利潤-買方購買毛地的稅費
3  求熟地價格的公式:
熟地價格=開發完成後的房地價值-由熟地建造房屋的開發成本-管理費用-投資利息-銷售稅費-開發利潤-買方購買熟地的稅費
4 由生地開發為熟地然後租售求生地價格的公式:
生地價格=開發完成後的熟地價值-由生地開發為熟地的開發成本-管理費用-投資利息-銷售稅費-土地開發利潤-買方購買生地的稅費
5  由毛地開發為熟地然後租售求毛地價格的公式:
  毛地價格=開發完成後的熟地價值-由毛地開發為熟地的開發成本-管理費用-投資利息-銷售稅費-土地開發利潤-買方購買毛地的稅費
6  由舊房裝修改造為新房然後租售求舊房價格的公式:
舊房地價格=裝修改造完成後的房地價值-裝修改造成本-管理費用-投資利息-銷售稅費-裝修改造投資利潤-買方購買舊房地的稅費

7  求在建工程項目價格的公式:
在建工程價格=續建完成後的房地價值-續建成本-管理費用-投資利息-銷售稅費-續建投資利潤-買方購買在建工程的稅費
 5.5.4  預測開發完成後的房地產價值以及其他預期價格評估,通常採用市場比較法與長期趨勢法相結合。
長期趨勢法,是運用預測科學的有關理論和方法,對未來價格作出推測與判斷的方法,適用於估價對象或者類似房地產有較長期的歷史價格資料可供分析利用的情形。
1  運用長期趨勢法估價的步驟如下:
(1)蒐集關於估價對象或者類似房地產的歷史價格資料,並且進行檢查和鑑別;
(2)整理上述蒐集到的歷史價格資料,按時間排序,形成時間序列; 
(3)分析上述時間序列,選擇適當的長期趨勢分析方法;
(4)依照選定的方法,通過具體公式計算出估價對象的價格。
2  運用長期趨勢法時,根據時間序列的特徵選用下列方法之一:
(1)數學曲線擬合法。
數學曲線擬合法有直線趨勢法、指數曲線趨勢法和二次拋物線趨勢法。運用直線趨勢法估價,估價對象歷史價格的時間序列散點圖應當表現出明顯的直線趨勢,數據點偏離擬合直線估計值的離差平方的算術平均數的平方根,即估計值的標準誤差,不得大於允許的誤差值。
(2)平均增減量法。
(3)平均發展速度法。
平均增減量法和平均發展速度法,要求房地產價格的變動過程一貫是上升的或者是下降的,並且逐期上升或者下降的額度或者比例大體接近。
(4)移動平均法。
移動平均法分為簡單移動平均法和加權移動平均法,是對原有價格按照時間序列進行修勻,即採用逐項遞移方法分別計算一系列移動的時序價格平均數,形成-個新的派生平均價格的時間序列,消除價格短期波動的影響,呈現出價格長期的基本發展趨勢。運用移動平均法時,應當按照房地產價格變化的周期長度移動平均。
(5)指數修勻法。
5.6  基準地價修正法
 5.6.2  基準地價反映的是其評估基準日期時的地價水平,隨著時間的推移,房地產市場會發生變化,地價水平也會有所變化,因此,應對基準地價進行交易日期修正。交易日期修正-般是根據地價變動率或地價指數確定交易日期修正係數,從而將基準地價在其基準日期時的值調整為估價時點的值。
 5.6.3  基準地價修正法中的區域因素和個別因素的比較修正的內容和方法,與市場比較法中的區域因素與個別因素修正相同,參見相應的條文說明。基準地價是政府對各級土地或均質區段及其商業、住宅、工業等土地利用類型分別評估出的土地使用權平均價格。它所對應的使用年限-般是各用途土地使用權的最高出讓年限,而估價對象宗地的使用年限可能與之有所不同,故需進行年期修正。
 5.6.4  由於房地產市場具有區域性的特點,加上城市規模大小不一,各地的基準地價水平之間可比性差,在運用基準地價修正法評估宗地價格時,應以當地政府公布的基準地價水平和基準地價修正係數為準進行估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