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大整理路線價法試題及答案

(一)判斷題來源:
1.路線價估價法僅適用於城市特定土地的估價。()
2.一個路線價區段是指具有同一路線價的地段。()
3.路線價估價法能快速評估多宗土地的價格。()
4.幾個街道可以設立同一個路線價。()
5.同一街道,某一側的繁華狀況與對側有顯著差異時,可以形成兩個路線價區段。()
6.路線價是標準宗地的宗地總價。()來源:
7.地價實例調查,一般應以最近3年內土地交易、租賃以及房屋交易、租賃樣本為主要調查對象。 ()
8.標準深度,一般只需取路線價區段內臨街各宗土地的深度的眾數即可。 ()
9.一般來看,隨著樓層數的增加,地價分配呈遞增趨勢,當趨於某一臨界值後,地價分配呈遞減趨勢。()
10.路線價是指臨街多數宗地的平均價。()
11.宗地a所臨道路路線價為1000元/m2,該宗地臨街深度為15m,查臨街深度指數表得其深度指數為100,則宗地a地價為1000元/m2。()
12.深度百分率表的製作原理有累計深度百分率、平均深度百分率和個別深度百分率。()
13.宗地所處街道的位置不同,對其地價亦有影響,一般從商業用途看,位於普通沿街的宗地其地價要比街角的宗地地價高得多。()
14.城市中相同地段在同一時期內的土地資本化率應該是一樣的。()
15.在路線價估價法中,以累計深度百分率而製作的深度指數隨離開街道的增加而增加。()
(二)單項選擇題
1.路線價估價法主要適用於()的評估。 
a.市場交易地價b.拍賣地價c.土地課稅d.基準地價
2.同一路線價區段內各標準宗地的價格()。 來源:
a.相同b.不同c.不確定d.無法比較
3.對於商業用地來講,()是決定其使用價值的因素。
a.用途b.區位c.地價d.可及性
4.根據路線價的基本原理,特定街道上各宗土地的價格隨()。
a.土地開發成本的高低而升降b.用途的改變而升降
c.臨街深度的增加而遞減d.工程管理水平的優劣而升降
5.深度指數表是指()。
a.按距離街道的變化情況編制的地價變化表
b.按地價變化而編制的距離變化表
c.按建築高度變化情況而編制的地價變化表
d.按距離地下深度的變化情況而編制的地價表
6.深度指數修正表揭示的是宗地的()隨其f臨街深度遞減的規律。
a.價格b.價值c.效用d.需求
7.按照慎格爾法則,對於100英尺(相當於30m)深的宗地,深度4等分後,每一等份占路線價的比例分別為()。
a.50:25:15:10b.37.5:29.5:20.7:12.3
c.40:30:20:10 d.1:1:1。1
8.路線價估價法以()為理論基礎。 來源:
a.替代原則b.區位理論c.最有效使用原則d.供需原則
9.路線價估價法的第一步是()。
a.設立標準深度b.編制深度指數表
c.劃分路線價區段d.確定路線價
10.最有利於土地利用的宗地形狀有()。
a.矩形b.三角形c.六邊形d.多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