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申論複習考試應該弄懂的六個問題(1)

申論作為一種新型考試方式,已在全國和地方公務員考試中普遍運用,作為參加考試的考生目前對這種考試方式還沒有弄懂。我認為,作為一名考生應該弄清六個問題即:申論是什麼、為什麼考、考什麼、怎么考、考的怎么樣、怎么辦?

一、申論是什麼(申論定義)

申論是指在公務員考試中,通過對設定資料的閱讀,回答有關問題,考察應試者七種能力(閱讀理解能力、分析判斷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文體寫作能力、時事政治運用能力、行政管理能力)的一種考試形式。

二、為什麼考(考試目的)

申論考試總目的是為國家選拔人才。選拔人才要注重人才的素質和能力的審評。申論考試具體目的的通過一定形式檢測考生的分析、概括、提煉、加工能力;檢測考生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鄧小平理論、“ 三個代表”、法律、經濟、行政管理等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檢測考生閱讀理解、綜合分析、提出問題、文字表達、文體運用的能力。

三、考什麼(考試題材)

申論考試題材歸納為三點:政策熱點、改革難點、社會焦點。題材貼近現實生活。具有很強的可談性可論性,對考生獨立地觀察和思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歷屆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題材分析

2000年因噪音污染而導致糾紛的問題

2001年關於“ppa在全球引起的風波”

2002年關於“網路安全”的問題

2003年“安全生產和重大事故”

2004年我國汽車工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以及城市的交通擁堵問題

2005年我國的農業問題

2006年“公共安全應急機制” 問題

2007年“土地可持續發展”問題

(二)、2005年、2006年地方公務員考試申論考試題材精選

申論考試材料一般都為當年的熱點問題。近年來,這種將考點集中在社會熱點上,並選取合適的切入點命題已成為了命題人的命題趨勢。命題人通過"命題導向"來使更多的"準公務員"關注社會熱點、關注國家大政方針的命題思路。這一思路將繼續指導2006--2007年地方及中央公務員考試的命題工作。

06年6月,北京,文化文化遺產保護問題(城市建設與文物保護);廣東,手機垃圾簡訊問題;山西、四川,經濟適用房建設管理問題。

06年5月,山東:通過證人作證制度、見義勇為保護制度切入社會主義榮辱觀。

06年4月,吉林:通過戶籍制度的歷史及現狀,直指戶籍制度的弊端,引出戶籍制度改革問題。

06年4月,湖南: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06年4月,上海:新錄用公務員下基層實習制度。

06年4月,安徽:高校濫收費問題。

06年4月,重慶:高校濫排名問題。

06年4月,新疆:地條鋼(利用廢鐵煉製的)大批量非法生產,並被廣泛使用到一些工程項目中,給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造成極大隱患。

06年4月,天津:節約型社會問題。其中的"節約"一是指相對浪費而言的節約。二是要求在經濟運行中對資源、能源需求實行減量化。

06年3月,江蘇:國人熱心過洋節冷落傳統節日,提出將傳統節日與弘揚民族文化結合。

06年1月,江西:企業缺乏自主創新,要解決該問題需要企業和政府共同努力。

06年1月,福建:我國自願服務的現狀及趨勢。

06年1月,浙江:通過資源及財富分配不均、資源享用機會不公等,"不公平"問題非常嚴重,切入"公平與效率"問題。

06年1月,黑龍江:城市垃圾處理、收費問題。

05年12月,北京:青少年網路成癮問題。

05年6月,北京:建設節約型奧運問題。

05年4月,上海:透過行政許可法的實施過程,體現了還權於民、執政為民的理念和能力。

05年1月,江西:潘陽湖濕地保護問題。

05年1月,浙江:政府急需從"無為而治"轉變為"有為政府"。

07年1月,北京:價格聽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