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申論複習考試應該弄懂的六個問題(3)

六、怎么辦(複習方法)

針對以上原因,要採取適當的複習方法。

第一,是要掌握申論解題思維方法,總結、集累、掌握正確的解題規律及模式。

本人近年來,著眼申論解題思維方法的研究,研究了13種解題思維方法。其中通用思維方法7種,包括:四步分析法、六步探問法、信息交合法、"打破砂鍋紋(問)到底"--問題探究法、診斷分析法、線索法、情景感覺法;專用思維方法6種,包括:資料閱讀剪輯法、主題上升法、措施對策有效性分析法、理論觀點引用法、原因探究法、文體套用模型法。這13種解題思維方法,在全國申論學術研究中尚屬首創,學習和掌握這13種解題思維方法後能大大的提高考試成績。這13種解題思維方法在今後金路公務員考試輔導中,將會傳授給大家。

第二,注重理論熱點、改革難點、社會焦點的關注,尤其是考試前半年發生的重大事件、案例。

理論熱點是指指導黨和國家工作的路線、方針、政策。目前主要理論熱點主要有:“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社會主義榮辱觀等。這些理論不會直接考,但是包含的具體內容是必考的,另外重大理論是分析、解決問題、論述問題的工具。

改革難點是指黨和政府需要解決的社會、政治、經濟問題。當前改革難點有:教育體制改革、醫療體制改革、政府機構改革、就業等。

社會焦點是指一個時期(階段)社會各界比較關注的、應引起黨和政府重視和解決的社會、政治、經濟問題。目前的社會焦點比較多,主要有:八榮八恥〈義利、誠信、公共秩序職業道德〉;環境污染(松花江水質污染)、商業賄賂(醫療“紅包”、採購回扣);個人所得稅調整;教育改革(教育亂收費、西部貧困地區中國小免收學雜費);醫療改革(醫療亂收費、藥價虛高、醫療保險、社區醫療服務);房價(經濟適用房)控制;能源(石油)價格調控;藥品安全(“哈二”假藥案、“欣弗”事件);校園安全;重大安全事故(礦難);人文奧運;文化遺產保護(端午節被韓國註冊、無極事件)、問責制(國家環保局局長辭職)、公共秩序(《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實施);政府公信力(牙防組織案、“3、15”信得過產品、寶馬彩票案)、重走長征路、《2006感動中國》等。

第三.要養成讀時事評論的習慣。如:社論,形勢、事件(人物)述評。

第四,教材要選最新編著和出版的,作模擬題要選提問方式新穎和有文體套用範文的。

第五,要總結研究命題規律。圍繞考察七種能力命題還有哪些形式沒考要認真總結。比如:分析能力沒有單獨命題過,下次考試會不會單獨考原因分析;文體寫作能力還有時事評論、通報、動員報告、請示報告等沒有考過,下次考試會不會考;時事政治運用能力(重大活動、重要政策的意義。如: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重大意義、開展節約活動的重大意義)和行政管理能力(活動組織方法、突發事件處理程式、經驗教訓總結等)是最新提出來的會不會在這方面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