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申論複習考試應該弄懂的六個問題(2)

四、怎么考(考試題型)

縱觀八年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出題角度更加靈活,題型在不斷變化,但是有一點規律必須明白。題型是圍繞考察七種能力進行的。

歷屆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題型分析

1、概括材料

(1)概述內容。2001年有條理的概述材料的主要內容;2002年給定資料反映了網路給社會生活帶來的種種影響;2004年概述我國汽車工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2005年根據給定資料,概述我國近年來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基本方針政策;2006年概述d部長談話的主要內容,以供領導審閱,

(2)抽象概括。2000年概括出給定資料所反映的主要問題;2005年給定資料羅列了解決我國農村農民問題的多種意見。其中反映了兩種不同思路,請對這兩種思路分別加以簡述。2006年線上交流結束後,網友發表的帖子,有的與d部長觀點不一致。請在答題卡的相應位置上,對與d部長觀點不一致的帖子,具體說明為什麼不一致。

(3)通過其他形式考查概括能力。

2003年申論考試要求:從政府職能部門制定政策的角度,就如何“減少事故,保障安全”,提出對策建議,供領導參考。

2、提出對策

(1)提出對策方案。2000年以省政府調研室工作人員的身份,提出解決給定資料所反映的問題的方案;2001年假定你是某職能部門的工作人員,請你就ppa風波所引發的問題提出善後處理意見;2002年從政府制定政策的角度,就如何克服資料所反映的種種弊端,提出對策建議;2003年從政府職能部門制定政策的角度,就如何“減少事故,保障安全”,提出對策建議,供領導參考。

(2)對策的有效性分析。2005年給定資料中提到扶貧資金被擠占挪用的問題。列出了解決這一問題的a—e五項措施,其中不正確的是哪幾項?請寫出這幾項的序號,並分別說明為什麼不正確。

(3)通過套用文形式考查解決問題的能力。 2004年根據材料,寫一份“關於我市交通擁堵情況的報告”。

3、論證表述

(1)議論文。2000年就給定資料所反映的主要問題,自擬標題進行論述;2001年根據材料,自選某一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2002年就所提出的對策建議進行論證,既可全面論證,也可就某一方面重點論證;2005年中央、國家機關請以“評解決我國農村農民問題的兩種思路”為題,寫一篇文章;2006年在我國,妥善應對突發公共事件是政府面臨的重大課題。請你就我國政府如何提高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寫一篇文章,談出自己的看法。

(2)公文式申論文章:2003年①從政府職能部門制定政策的角度,就如何“減少事故,保障安全”,提出對策建議,供領導參考;②提供了兩種講話情境,任選一種,為設定的發言人擬出一篇現場講話稿或電視講話稿;2004年根據材料,寫一份“關於我市交通擁堵情況的報告”。

五、考的怎么樣(原因分析)

縱觀七年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和地方公務員考試,申論考試分數普遍較低。分析申論考試分數低的原因有:第一,對申論考試性質、目的、題型、形式沒有正確理解;第二,沒有總結、集累、掌握正確的思維、解題方法;第三,對政策熱點、改革難點、社會焦點關注、記憶不夠;第四,答題方法不當。不會讀資料或尋資料讀的不精、不透;對資料總結、概括不準;對新出現的題型,不能運用所學的知識隨機應變;對議論文、評論文、套用文格式掌握不夠;答題內容空洞,分析、論證、解決問題沒有說服力。第五,教材、複習資料影響。申論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尚處於探索、發育階段,對這門新興學科的研究基本上是空白,解題規律及模式尚未形成,申論考試題材具有很強的時事性、時效性。市面上出版的教材、模擬題內容比較抽象、陳舊,舉的例子也都前幾年的,線索也是圍繞三段式展開的;對申論解題思維方法介紹很少,教材、模擬題內容可操作性差。由於教材、模擬題的原因,給同學們學習帶來了障礙,想學習思維方法無處可學,想模擬新題型找不到複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