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為什麼能封殺省級年度人物

  從打工妹到被拐女,從鄉村代課教師到2006年感動河北十大年度人物,這是河南襄城女孩郜艷敏12年的人生經歷……

但是,令人遺憾的是,當地政府卻對其採取封殺手段:郜艷敏以德報怨,堅守山村教學點的傳奇經歷被媒體報導後,當地政府認為她揭了“家醜”,便遷怒於她,她險些被辭退。1月8日,當她手捧“2006年感動河北十大年度人物”獎盃回到村里後,面對的仍是當地政府的淡漠(據《東方今報》報導)。

我覺得一級地方政府之所以“有能力”封殺一個公民,根本上在於,這個地方的法治環境還很薄弱,政府帶頭違法,侵犯公民起碼的權利,沒有受到自身力量的約束,更沒有受到人大的制約,反過來,也沒有一個機構為遭到不公正待遇的公民說話。這也證明,我們的法治進程必須加快,而要加快法治進程,政府應是最大的動力提供者。

其次,這種封殺還是一種精神上的軟折磨,比如文中提到的“當地政府的淡漠”。這種冷漠不是明晃晃的壓制,而是不見聲色的控制,這更有隱蔽性,也更難以受到制約。而對於一個普通公民來說,他這時面對的是一張無形的無邊無際的大網,想要反對都無從發力,想要打破更是難上加難。這也是很悲慘的一件事情。

政府封殺省級年度人物,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應該予以警惕。我們的人大必須關注這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