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方式、融資結構與企業控制權的配置

在企業治理結構中,控制權的配置是最主要的功能。這種權力的配置必須把剩餘控制權、剩餘索取權、資本所有權有機地結合起來。從控制權的配置角度看,公司治理要處理的是公司資本供給者確保自己可以得到投資回報的問題。例如資本所有者如何使管理者將利潤的一部分作為回報返還給自己,他們怎樣確定管理者沒有侵占他們所提供的資本或將投入資本投資在不好的項目上,他們怎樣來控制管理者,等等。從資本結構的角度來看,公司的治理結構具體表現為:股權與債權的結構、股權內部結構、債權內部結構等方面,也就是說通過對這些結構的調整可以起到重新配置控制權的作用。 
 
一、融資方式與公司治理機制 
 
融資方式是指企業籌措資金所採用的具體形式。按照融資方式與公司治理的關係可以把融資方式分為:保持距離型融資和控制取向型融資。 
 
 1、保持距離型融資 
從融資方式與企業控制權的關係來看,保持距離型融資把企業控制權的分配與企業能否實現一定的目標相聯繫。投資者只要得到了契約規定的給付,就不直接干預企業的經營戰略決策。如果企業履行了向出資者支付的義務,企業的控制權交由內部人,反之,控制權自動轉移到出資者手中。正是由於這種融資方式與企業能否實現給付的目標有機結合在一起,所以,保持距離型融資所引起的公司治理結構稱為“目標性公司治理”。 
保持距離型融資的融資方式非常依賴於企業資產市場的流動性,因而非常依賴於產權行使能力的大小和總體商業環境。由於控制權在企業不能履約的情況下自動轉移給投資者,所以企業的資產應具備性能比較穩定,其市場價值波動性較小的基本特徵,同時,這種資產在市場上也必須具有較強的流動性,以便能及時變現。如果企業的資產價值波動大,且不能提供足夠的現金流量,那么,投資者的相機控制權就沒有意義,以此為基礎的治理結構就失去了其賴以存在的依據。因此,在企業資產結構中,有形資產特別是不動產比重較大,且這種不動產的流動性較強的企業採用這種融資方式對投資者而言風險較小,因為它們的價值被動的程度相對於無形資產來說要小。反之,當資產具有很大的企業特徵(資產具有較強的專用性)時,即在其它企業里,資產價值較低,採用這種融資方式將會增大違約風險和清償契約的契約成本。與保持距離型融資方式相對應的主要融資工具是債權融資。 
 
 2、控制取向型融資 
控制取向型融資的特點是投資者直接捲入企業的經營決策,特別是投資決策。投資者對其決策行為承擔責任,並享有相應的剩餘索取權。由於這種融資方式與投資者的直接控制有關,由此引起的公司治理結構稱為“干預型公司治理”。 
這種融資方式的最典型的融資工具是股票。由於資本市場的存在和現代股份公司的特徵,當經營者目標與股東目標有重大偏離和出現嚴重的低效率時,退出機制便於股東“用腳投票”,在證券市場上股票價格就會作出反應。股票價格的下降會對公司的資產價值作出扭曲反映,當股價下降到一定程度時,觀察到這一點的現有或潛在股東就可以趁機獲取占支配地位的股份,進而在“用手表決”中,實現對公司控制管理的權力。抑或更換新的管理者,實行新的經營管理,抑或進行新的重組以增加公司的效率和價值。 
就股東直接控制而言,他們的身份以及股權集中程度是決定公司控制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如果股權越分散,股東沒有或很少有積極性對管理者進行監控。因為這一行為所發生的成本全部由自己負擔,而其利益由大家共享,這就是為什麼股票市場具有很高的流動性,因為它為股東提供了退出機會。監控要發生成本,而每個人又想搭便車,從而難以對經營者實施有效的控制。然而,當股權相對集中時,這些大股東實施控制的動因就比較強。另一方面如果股東對公司的投資是用負債的形式來籌措的,而其本身具有高槓桿率,且負債具有硬預算約束,這時股東對企業的控制動因較強。 
 
二、資本結構與公司控制:一個有用的比較分析框架 
 
根據企業的資本結構,即根據股權與債權的比例以及股權的分散程度可以把公司的控制形式分為兩種,其一是以日德為代表的內部監控模式,其二是以英美為代表的外部監控模式。 
 
 1、兩種模式的基本特徵 
公司治理的這兩種不同監控模式是由企業的資本結構所決定的。以日德為代表的內部監控模式其資本結構的特徵表現為:資本負債率較高,銀行是企業債務資金的主要來源。股權相對集中,法人之間相互穩定持股,銀行擁有一定的股份,它既是股東又是債權人。所以,在日本和德國,市場監控力度相對較小,而大的銀行機構在融資和監督公司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各相關利益主體在公司的決策中具有較強的發言權,法人之間相互持股也使其有直接進行監控的動力。 
以英美為主要代表的外部監控模式其資本結構的特徵表現為:公司負債率較低,資本市場是企業資金的主要來源;股份所有權廣泛分散;外部市場,包括資本市場、企業家市場、勞動力市場和產品市場對公司的控制起重要作用。 
 
 2、兩種模式資產負債結構的比較 
以銀行為主導的內部監控模式與以外部市場為主導的外部監控模式在負債比方面具有差別。表1列出了主要已開發國家的資本結構。 
 
資料來源:r.glenn hubberd:money, the financial system and economy”,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根據上表可知:美英兩國的資本來源主要是靠內源資金,即靠企業內部資金的積累,而外源資金中來自於金融市場和來自於金融機構的份額基本上平分秋色。而美英以外的其它國家,特別是大陸法系的國家,其資本來源大部分是外源資金,而外源資金又主要來自於金融機構。從兩類不同國家資本結構的比較,我們可以看出,美英等國的資產負債率較低,日本等國的資產負債率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