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狀元班:蘸著陽光寫童話

吃飯後洗碗,自己洗襪子,自己刷鞋子,這些家務活,一個正常人都該乾的家務活成了同學們可望而不可即的奢望。家長大包大攬,導致很多同學上大學之後連蚊帳都不會掛。我們這是在培養人才嗎?我覺得這是在摧毀一個正常人。

如果想讓孩子過一個正常平穩的高三,先要讓他成為一個正常人,正常人才具備正常的思維,才知道在遇到困難時主動想辦法解決,才知道原來生活中還有那么多內容,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有些家長希望孩子放學回家就立刻坐在那學習,一動不動。從第一次家長會開始,我就向家長灌輸“孩子的心理健康比成績更重要”的想法,家長不以為然,但每次家長會我都引用前幾屆的例子談到孩子的性格發展對未來的影響,兩年下來,大部分家長的觀念有所轉變。高考成績還沒出來時,就有一位家長說:“無論他考沒考上北大,我都相信他以後能行,他在三中成熟了很多。” 當然,結果讓人欣慰,這樣寬鬆的環境還是造就了一個北大學子。

所以,想要讓同學們順利度過高三,首先要保證讓高三家長能以平和的心態度過這個高三,不然,在學校的教育效果就會被家長打折扣,甚至向相反的方向發展。

回想起23班高三後期的平穩順利,安撫好家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家長會發放《學習情況調查表》時,我提了這樣一個問題:您對您孩子在家學習的狀態滿意嗎?結果,全班只有一名同學的家長填滿意,這名同學是23班班長,是個活潑好動好說的男生,甚至還不如很多同學用功。這說明,大多數家長對孩子的用功程度的期望值過高,那么可想而知,不滿意就會有表現,面部表情起碼不會太愉快,17歲的孩子怎么會看不出父母的臉色?於是,兩方對峙,惡性循環,心照不宣。我開家長會發現這一點之後,把工作重點放在了家長身上,給他們信心,給他們鼓勵,先讓家長的心情鬆弛下來,孩子的神經才能鬆弛下來。家庭氛圍和諧了,學生的精力才能全部投放到學習中來。

高考中,那位唯一獲得家長滿意的不太用功的同學考出了696分,考到了清華大學,現在在清華還擔任班長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