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的不是經驗和金錢,痛楚中的智慧堅守

因為,與華誼兄弟等純粹依靠影視劇內容賺錢的商業模式不同,光線傳媒的業務已經觸及廣電傳媒的核心領域。探索未知領域,建立新的遊戲規則,不難,資金也不會成為最大的障礙,最關鍵的是涉足敏感的“喉舌”,這讓光線傳媒從誕生起,每一步都是在“踩雷”前進,時刻危機四伏。

王長田坦言,“2002年以前,民營公司是沒有製作許可證的,沒有許可證,公司的業務就是不合法的,因此一直在打擦邊球。”即使到了今天,對於民營企業而言,傳統的廣電傳媒領域仍屬禁區,何況在政策更加嚴格的當時。

但王長田始終沒有產生過放棄的念頭。他用12年時間將地面頻道和城市台價值不大的散亂播出時段,拼成了一張獨特的廣電內容網和經營網。

12年後,光線傳媒成功上市。在答謝酒會上,王長田感慨道:“12年來,我變成了一隻駱駝,因為這個環境風沙太大,有政策的沙漠、資金的沙漠、人才的沙漠。為了生存,駱駝擁有了超強的生命力。駱駝其實跑得並不慢,衝刺走50公里,持續走30公里。”一句輕描淡寫的12年路程總結,王長田為此付出的心血和代價卻無法計算。

最嚴酷的環境中,“駱駝”王長田拼著一股堅韌和不服輸的勁頭,終於在左衝右突中成長起來。

資深媒體人牛文文也不禁在微博上感慨:“長田不易:1.埋頭奮鬥12年,中間沒有因其他誘惑轉型過,也沒因為tv的打擊放棄過;2.12年沒有天使,也沒有vc青睞,靠自己的現金流走到了上市,實實在在的“駱駝公司”;3.沒有豪華團隊,只有個把老兄弟,被人罵家族企業;4.耐得住寂寞,身在秀場,鮮見秀場。”

雷子樂笑工廠全家福。總裁張成曉勇身上明亮的黃色就像他時刻保持的樂觀心態,對所有困難都是張開雙臂坦然迎接。

自己跟自己較勁是一種常態

也許是文化創意產業的共性,雖然業務屬性不盡相同,以減壓話劇為主營業務的雷子樂笑工廠與光線傳媒,於不同時空開始,走的卻是同樣荊棘遍布的路。

雷子樂笑工廠創始人之一張成曉勇,從解放軍藝術學院戲劇系畢業之後到總政話劇團一直做話劇品牌的演出,後來“犯了男人的通病,想折騰點事業”,就辭掉穩定的工作,轉型做歌舞晚會,還製作過影視劇。

但沒想到的是,兜兜轉轉繞了一大圈,最後還是回到了自己的老本行上。原因無他,是由於經費問題。對於張成曉勇來說,無論電視劇還是晚會,製作成本和風險係數都非常高,而當時資歷尚淺,張成曉勇走了不少彎路,增加的成本和風險被成倍放大。無奈之下,只能選擇話劇這種小規模的投資來決定自己的發展方向。

但話劇作為小眾文化產業,門前的冷清與影視媒體的熱鬧,對比鮮明。這本就是一個不怎么紅火的行業,民營話劇社日子尤其不好過。如同當初光線傳媒,外部環境不被看好,每走一步也比任何行業都來得更為艱難。

但選擇這條路時,張成曉勇就沒想過回頭。他把前些年打拚買來的大房子置換成了一套小房子,拿著盈餘的20萬房款加上合伙人雷子樂的20萬,一頭就扎進了民營話劇市場。

萬事開頭難,尤其是普通民眾都不大接受的話劇藝術。笑工廠成立後的第一部話劇《愛情來了你就上》在八一劇場的支持下,終於將要上演。但前半個月,幾乎每天售出的票都不超過8張。為了聚人氣填場子,張成曉勇領著底下的一幫演員們到處送票,卻每每遭遇或婉轉或冰冷的拒絕。

“當時票送上門,人問‘你們演什麼呀?’‘話劇’‘不好意思,今天沒空啊’,一聽是話劇都不來捧場了。現在是主動來找我,說勇哥給弄幾張票吧。”提起當初,張成曉勇充滿了自我調侃,但笑工廠能有今天響噹噹的名號,其中經歷的辛酸無以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