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圓圓:我也需要一場越獄

其實這種二也是一種生命力,一種爆發力。而且,很有喜感。

就這么一點一點的,放鬆自己,認識自己,接受自己。

“活得不聰明,愛得也不聰明。”

帶著牡羊座的二勁兒,我接了杜琪峯導演的《單身男女》。那時候,我們才見了兩三次面,杜導演就說我:“看得出來,你活得不太聰明,愛得也不太聰明。和這個角色很像。”程子欣,和我以前演的角色不太一樣。她不是一個慢吞吞的女孩兒,一直是跑起來的行動派。在愛情中,她相信自己瞬間的直覺,哪怕為此犯錯,也並不後悔。

我覺得這個女孩怎么會像我呢?我明明不是這樣的。編劇韋先生和乃海,每天都在現場寫劇本。他們一直在觀察我們,看我們的反應,琢磨劇情應該怎么走。可以說,劇本是為我們量身定做的。從這個不知結局的故事中,我每天在觀看我自己,或者說,他們眼中的我自己。

原來,當我全心全意相信導演的時候,我可以那么鬆弛,那么活躍。原來,我可以演喜劇。原來,我可以放得開,還可以再放開。原來,那個沒心沒肺的女孩兒,笑起來可以那么可愛。這是另外一個“我”的可能性。

杜琪峯導演就像一個長輩。他會相信自己認定的人,並且一直相信。那種相信對我來說,是一種巨大的幸福。在認識他之前,我從來不看回放,不問導演:“你覺得我行嗎?你為什麼會選我?”我以為這是一種盲目的自信

其實,這是我太脆弱,太沒自信,我根本不敢聽那個答案。拒絕吸收,拒絕幫助,把持所謂的自我。我第一次站在杜導後面看回放,很自然的問他:“行嗎?你希望我還能怎么樣?”把自己交出去,相信別人,也相信自己。

後來他拍了一組照片,就是現場的我。我穿著麻質的套裙,拍了一天戲,皺皺巴巴的,一臉嚴肅的看著監視器。那是一個三十歲女人的表情,並不可愛,但是我很喜歡。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命,飽經磨練,才能發光。”

最近我在讀一本書,叫《牧羊人奇幻之旅》。有點像《小王子》,童話加寓言。我剛看了一段兒,就打動了我。大概是說,一個男孩叫牧羊人,他的夢想就是不斷的旅行。可是他愛上了一個女孩,他想為她停留。這時候,一位奇怪的老人出現了,他說:每個人其實都有自己的天命。但是隨著你年紀的增長,會有一股奇怪的力量來告訴你:其實你不能完成,其實你應該妥協,生活是另外一個樣子,和你想像得完全不同。這股力量推使著你,讓你離自己的天命越來越遠。

看到這裡,我真心認同。年幼無知的時候,你的堅持出自天性,漫無目的。越長大,堅持越難。後來,書里又說:但是這股奇怪的力量其實是來鞭策你,告訴你,完成天命原本就很難,原本就必須飽經磨難。你必須變得越來越強大,才能保護你的天性和本心。這就是所謂的磨練吧。

對我來說,磨練可能就包括不再非黑即白的看事情,不再寧可玉碎不為瓦全,不再不能容下一丁點的不好。多些彈性,少些狹隘。圓潤一點,皮實一點。命運給了你一條路,就走下去。其實經歷這一切都是為了試探你的潛力,試探你的可能性。不要怕做錯,不要怕受傷,也不要怕自己嫉妒或者心生邪念。只有當自己的問題都出現,才能真正的面對,真正的解決。

然後,心裡還記得自己最初的那個天命,水到渠成的完成。

“愛情是把你身上旺盛的生命力賦予對方。”

以前,杜拉斯的那段話讓我特別感動:“愛之於我,不是肌膚之親,不是一蔬一飯,它是一種不死的欲望,是疲憊生活中的英雄夢想。”以前,我還特別喜歡老狼的那首歌,《流浪歌手的情人》。感覺愛情就是,為了一個人,跟著他去流浪,苦哈哈的什麼都不要。我經常幻想著能為了愛犧牲一切,奉獻一切。我可以不要我的工作,不要我現有的生活方式。總而言之,特別的苦情。

最近我看了一期《三聯》,裡面有關於愛情的一段話,我覺得特別好,改變了我很多,我感覺過去我錯了。它說,愛情,既不是犧牲和奉獻,也不是等價交換,愛情,應該是把你身上旺盛的生命力賦予對方。把你的喜怒哀樂,把你的堅強幽默,把你生命里的好東西,與對方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