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史玉柱下半場驚天逆轉

那時,他每天要花四五個小時泡在《傳奇》里,平均每月的開支超過5萬元,在一個擁有頂級裝備的賬號上先後共投入了幾十萬元。

在遊戲裡,史玉柱是個沉湎其中的玩家,但他從來沒有失去作為一個商人的嗅覺和敏銳,他意識到:“這裡流淌著牛奶和蜂蜜!”

2004年春節後的一天,史玉柱把幾個高管召集在一起開會,討論再投入網路遊戲行業晚不晚。當時中國的網路遊戲行業已經高速發展了3年,國內的盛大、網易、九城等3家公司呈現三足鼎立之勢,來自日本、韓國的遊戲也有不小的市場份額,市場競爭形勢不容樂觀。但史玉柱還是說服了大家。2004年11月,史玉柱的征途公司正式成立。

當聽說盛大的幾個研發人員有獨立創業的打算,史玉柱毫不猶豫地花了大價錢把他們集體挖來。這讓陳天橋一度耿耿於懷。

2005年11月《征途》推出,兩年來,線上人數一路飆升,目前已經成為全球第三款同時線上人數超過100萬的中文網路遊戲。2006年,《征途》的銷售額達到6.26億元,今年的月銷售收入已經突破1.6億元,月利潤直逼億元大關。史玉柱的成功,讓學習《征途》的賺錢秘術,成為同行最熱衷的一件事情。

2007年7月的一天,史玉柱和陳天橋又見面了,陳天橋說:“講實話,征途最初從盛大挖人,我是有意見的。後來一看征途做的這么好,我沒法對你有意見了,我對公司的人說,這些人留在盛大能做出一款這么高線上人數的遊戲嗎?做不到。既然做不到,人家走就沒錯。”一席話,更讓史玉柱感受到這位老朋友的大度和氣魄。

那么,《征途》的成功究竟靠什麼?

採訪過史玉柱後,本刊記者一直在琢磨,他的百億財富背後究竟對應的是怎樣的能耐?最後我們發現,答案是史玉柱有兩樣最核心的“裝備”,首當其衝的一件就是善於琢磨消費者的需求並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在史玉柱看來,專注地研究消費者,也是他與其他企業家之間最大的差異。“規模稍大的企業家,往往今天邀這個政府官員吃飯,明天請那個銀行行長打球,他們70%的時間屬於‘不務正業’。我從不琢磨領導們各有什麼愛好,只一心一意研究消費者,這為我節約了很多時間。”

如今的史玉柱,不怕別人笑他不認識某位局長,或者周杰倫李宇春之類的當紅明星,但他不能容忍消費者消費時的每一個細微感受。

史玉柱的這個特點,在他進入網路遊戲行業後,立刻派上了用場。“這個行業年輕,浮躁,根本不懂研究消費者。對玩家迷戀什麼,討厭什麼,一無所知。”

“每個人需求都是不一樣的。你不能花錢請調查公司去調查,不能拿著一張表在路上攔著人家去打勾,只能去跟他聊天,拉家常。”為了讓玩家更喜歡《征途》,史玉柱再次拿出他在腦白金中的“江陰調查”的功夫,先後和600名玩家進行過深入交流,並以玩家的需求為原動力進行設計,增加相應功能,甚至不惜把行業內陳舊的條條框框一腳踢翻。

比如原來在所有的遊戲中,玩家要升級就必須打怪,而且打怪很累人,玩家要精神高度集中,雙手不停操作,七八個小時不能停。打怪就是讓玩家累,折磨人,這似乎天經地義,是玩家進入更高等級時,必須要接受的“組織的考驗”。

在開發《征途》時,史玉柱問大家:“為什麼打怪一定要如此枯燥,折磨人?”開發人員回答:“所有遊戲都是這樣。”

可史玉柱發現玩家對此並不喜歡,叫苦不迭,寧波就有一人在打怪時死在了網咖。

他決定做一個徹底的改變。在《征途》中,玩家打怪不必手忙腳亂,按個鍵,電腦自動打,你可以端杯咖啡看著打。實在不行,電腦關了,它自己還能打。這個變化,很受玩家的歡迎。

類似的創新,在《征途》中數以百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