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龍茶——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產於素有“奇秀甲於東南”之譽的武夷山,屬烏龍茶類。“武夷不獨以山水之奇而奇,更以茶產之奇而奇”。唐代武夷已有茶葉栽培,至宋代更是被列為皇家貢品。武夷山懸崖絕壁,深坑巨谷,茶農利用岩凹、石隙、石縫,沿邊砌築石岸,構築“盆栽式”茶園,俗稱“石座作法”。“岩岩有茶,非岩不茶”,岩茶因而得名。武夷山方圓60公里,全山36峰,99名岩,岩岩產茶。產於武夷山的烏龍茶,通稱武夷岩茶。但是由於品種不同、品質差別、採制時期有先後,歷代對岩茶的分類,甚為嚴格,品種花色數以百計。按產茶地點不同分為:正岩茶、半岩茶、洲茶。正岩茶指武夷岩中心地帶所產的茶葉,其品質香高味醇厚,岩韻特顯;半岩茶指武夷岩邊緣地帶所產的茶葉,其岩韻略遜於正岩茶;洲茶泛指崇溪、九曲溪、黃柏溪溪邊靠武夷岩兩岸所產的茶葉,品質又低一籌。武夷茶,從原始的有懷群體,經過反覆選擇,選育優秀單株。依據品質、形狀、地點等,命名“花名”,在各種“花名”中再評出名叢。武夷岩茶習慣上分為奇種與名種。奇種是正岩所產的菜茶,品質在一般標準之上。奇種又分單叢奇種和名叢奇種。奇種均冠以各種花名,如不見天、醉海棠、瓜子金、太陽、迎春柳、夜來香等。名叢奇種是奇種中的最上品。其中最著名的如四大名叢——大紅袍、白雞冠、鐵羅漢、水金龜等,普通名叢如瓜子金、半天天等。名種指采自關岩茶和洲茶的普通菜茶,僅具岩茶的一般標準。

岩茶品質特點:香氣馥郁,勝似蘭花而深沉持久,“銳則濃長,清則幽遠”。滋味濃醇清活,生津回甘,雖濃飲而不見苦澀。茶條壯結、勻整,色澤青褐潤亮呈“寶光”。葉面有沙粒白點,俗稱“蛤蟆背”。沖泡後葉底“綠葉紅鑲邊”,呈三分紅七分綠。

武夷岩茶的泡飲,別具一格。“杯小如胡桃,壺小如香櫞,每斟無一兩,上口不忍噱咽,先嗅其香,再試其味,徐徐咀嚼而體貼之”(《隨園食單》)。開湯第二泡香才顯露。茶湯的香氣自口吸入,從咽喉經鼻孔呼出,連續三次,所謂“三口氣”,即可鑑別岩茶的上品的香氣。更有上者“七泡有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