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飲膳與防治凍瘡


立冬至今已有近兩個星期,冬季萬物潛伏閉藏,人們為了避免嚴寒,保護元陽不受擾動,儘量不要使皮膚開泄出汗,多加衣服防寒保暖,屋中通上暖氣或火爐取暖,保持室溫不低於16℃(這是北京市的愛民規定。老年人如在未通暖氣之前,室溫過低不適於行動,可適當採用補助辦法如通上電熱器,晚間用上電褥子,白天9~10點鐘以後,可以在室外曬曬太陽、散散步,保持體溫正常,如果陰天下雨颳風就不要出來了,以防感冒,重則凍傷。
早年,我在延慶縣巡回醫療時遇見的事情至今回憶猶新,在西潑子中科院值勤的軍人因沒有接到上級撤崗命令,有幾位值勤人員耳朵凍傷了,傷勢很重,老百姓說可不能近火烘烤,否則耳朵即由凍冷而脫落。此雖經驗之談,但有一定道理,因此如選擇雪,可用雪來揉搓,直至知覺逐漸恢復,再用溫熱水燙洗,凍手凍腳的道理也是如此,因為都屬於末梢循環。
為防凍,冬天應常吃狗肉、羊肉、鹿肉、龜肉、麻雀肉、鵪鶉肉、鴿肉,蝦、蛤蜊、海參等,這些食物均可增加熱量防寒增溫,同時再穿暖一點。
至於湯餚,小的時候就和家裡人一起吃大白菜加些肉、魚、海鮮類制湯菜火鍋取暖防寒,生活好一點的人家在舊曆九月九日起加菊花鍋就是雜品火鍋,取暖保溫,如脾胃一暖,四肢受益,再儘量穿暖,自然不會凍傷了。
菊花火鍋是以海米煮湯取味,可加各種凍肉(不限羊肉)就地取材,葷素雜燴凍豆腐、粉條、肉(素)丸子、燜子(以肉湯澱粉製成的凍膠)海帶、海藻、海白菜、墨斗魚、海參、大蝦根據情況適當調料,多喝鮮湯就飯,吃一些餅子、饅頭、花捲。
產婦、體弱、幼兒、老人、病後者可於鍋中加黃芪、當歸,黃芪補氣生血,當歸補血通達四肢百骸,四肢末端或暴露在外面眼耳鼻口等部位皆可達到,所以說可以預防凍傷。另外,可食當歸生薑羊肉湯:當歸25克,生薑5克,羊肉500克,可以炒、燉、湯、火鍋,隨個人喜好而服食。一個說法“芪外參內草中央”,芪指黃芪,可以做菜吃,補外防寒;參可用指黨參,也可以用種植的人參,它補內臟;甘草,內蒙、山西、長城內外均可見野生品種,之補中央,即脾胃。比例可以4∶2∶1。
如果真是手腳凍腫了,可千萬別往火爐旁烤,因為一化一凍就破潰了。我在家鄉時曾采生甘草用油炸取其油曰“甘草油”塗在凍手凍腳上,不破的可以消腫,到城市後,很多外科名家也有此辦法,如北京市中醫院用甘草油治燒傷瘢痕疙瘩,與我們民間土辦法,可謂不謀而合。(摘自中國飲食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