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境界――知味

《中庸》有言在先:“人莫不能飲食也,鮮能知味也。”吃飯是件容易的事,但能吃好的人極為稀少,不知其味,吃了白吃,白痴就是由白吃一詞演化而來,所以,您每白吃一頓,就離白痴狠狠進了一步。清代袁枚說的好:“學問之道,先知而後行,飲食亦然。”那么這世界上到底有多少種味呢?我可以肯定沒有人能說全了,就是發揚寓公移山的精神,子子孫孫挨著輩連軸轉地吃也說不全、說不完,為什麼呢?

  自然界能產生氣味的物質有20~40萬種,一般人所能辨識的有200~400種。中國烹飪採用的調味品可達500種左右。味可分為基本型和複合型兩種。基本型有9種:酸、甜、苦、辣、鹹、鮮、香、麻、淡。複合型則難以勝計,目前可歸納為50 種左右:

一、酸味型:辣酸、甜酸、姜醋、番茄汁。
二、甜味型:香甜、鹹甜、蜜甜、水果。
三、鹹味型:香鹹、酸鹹、辣鹹、椒鹽、黃醬、腐乳、怪味。
四、辣味型:胡椒、辣椒、芥末、生薑、大蒜、大蔥、魚香、家常。
五、鮮味型:鹹鮮、甜鮮、蚝油、蟹黃。
六、麻味型:鹹麻、辣麻。
七、淡味型:淡香、本味。
八、苦味型:鹹苦、香苦。
九、香味型:酒香、糟香、五香、十香、花香、清香、果香、奶香、煙香、糊香、臘香、孜然、豆豉、桂皮、陳皮、咖喱、芝麻、冷香、臭香。

  這么多味,大家肯定暈了,不要緊,有一條線索可以作為救命稻草來抓住,這就是本味。要想知味,先得知道什麼是本味。本味就是真味,是自然味,是味的基礎。其他味是人為可造的,隨心所欲,巧奪天工,曲意奉承,瞞天過海。但是,追求味的本意,追求味的真善美,以科學嚴謹的態度對待味,是要從娃娃開始抓起的。

  明代陸樹聲在《清暑筆談》中講道:“都下庖制食物,凡鵝鴨雞豚類,永遠料物炮炙,氣味辛濃,已失本然之味。夫五味主淡,淡則味真。昔人偶斷羞食淡飯者曰:今日方知真味,向來幾為舌本所瞞。”

  這意思大有點迷途知返的精神,我們不是反對大魚大肉地死吃,也不是一味地要求大家嚴守清湯寡水的戒律,而是希望大家在混亂中追求一點真味,油膩時講究一點清純,不為所惑,不為所動,心存一點平淡。

  清代袁枚說:“使一物各獻一性,一碗各成一味。”因此他提出忌火鍋的理由也有一定的道理:“冬日宴客,慣用火鍋,對客喧騰,已屬可厭;且各菜之味,有一定火候,宜文宜武,宜撤宜添,瞬息難差。今一例以火通之,其味尚可問哉?近人用燒酒代炭,以為得計,而不知物經多滾,總能變味。”因此要想探索本味切不可去吃火鍋,否則會南轅北轍。

  在四大菜系中對本味相對比較重視的是淮揚菜,一個初學者最好是從淮揚菜開始吃起,有了這個基礎後,再吃其他菜才能有對比,無論料怎么花,味怎么變,就能逐漸體會“有味者使其入,無味者使其出”的道理。

  明代陳繼儒在《養生膚語》中講道:“日常所養,一賴五味,若過多偏勝,則五臟偏重,不唯不得養,且以伐矣。試以真味嘗之,如五穀,如菽麥,如瓜果,味皆淡,此可見天地養人之本意,至味皆在淡中。今人務為濃厚者,殆失其味之正邪?”

  這位先生的境界就更高了,他老人家把知味和養生聯繫起來了,真令人佩服得五股投地,其實何止是養生呢,哲學、倫理、生物、文化、衛生、宗教、科技,等等,哪一門學科不和知味緊密相關呢?只有我們尚未發現的的內在聯繫,而絕沒有實際不存在的客觀規律。

  還有一些在野的好吃鬼,對味知不全,辨不清,評不出,但是能賞味,自我陶醉,鑽牛角尖,他們的理論基礎是“食無定味,適口者珍。” 也就是說,不管什麼味,好吃就行,沒必要研究味是怎么來的,怎么構成的,到了我的口裡,我說好就好,不好你別吃。他們僅代表了一個特殊的群體,是以自身感覺和經驗為是非標準的,或許也創造了一些燦爛的文化。

  對味的認識是一種技藝,是古老的,無止境的,而它又不同於一般技藝,因為它有一定的思想性,歷史性。藝術的飲食活動最核心的內容是提高人們對味的認識,通過知味、辨味、評味、賞味的過程,豐富了精神生活,創造出一種舌頭上的世界觀,用它比較現實生活中的善味,惡味,臭味,香味,霉味,美味,沒味,酸味,甜味,苦味,辛辣味,腐敗味,邪惡味,清新味,清高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