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路上(四)===三寸足寸量湘西之一



三米的石板街,兩邊是古老的古院,細看那房子,和我去年去廣西走進原始瑤居的房子差不多,用石頭建起來的房子,青瓦蓋頂,頂上有四個翹起來的四角,當時的概念已把它定形為瑤民的一種房子特色,今天再次相見,竟然有點迷惑我是走進了苗居還是走進了瑤居?不過後來問旅館阿婆,才知道鳳凰只住著苗,土,漢三個族的人。至於瑤族竟然是一點也不沾邊,現在終於明白這種房子其實只是古老的一種標緻。

街上很熱鬧,只是走了一會,已讓我有點不適了。想像中鳳凰是一個寧靜的小鎮,每天早上會聽到挑水的人走在石板路上,然後咯吱咯吱的聲音會隨著步子的節奏響徹整個小巷。這裡還會生活著一些純樸的人們,每天面對的只是太陽的輪轉。有點淡淡的失落不著邊際的在我心間充瀛起來,然後在耳邊聽到了自己輕輕的嘆氣聲。

月飾已來住了幾天,所以她已能很好的做一個導遊,走過每條街她都能細細的敘說一些典故。我和夢雪決定不逛了,而是轉回旅館休息去。反正是來休閒小住的,我們的日子還挺多。真正的來說,我卻是害怕再深入會讓我失望加重,留著吧,留著一些感覺再好好的走。

我們休息了一覺醒來,聽到了外面的吵雜聲,我知道他們四人已閒逛回來了。這時手機信息震動,是月飾發來的,她問是否休息好了?要起來吃飯了。走出門口,他們四人對我說,他們決定明天一早就走,直接到孟洞河去漂流,然後可能還去張家界。

驚異他們的匆忙。不過想想彼此的目的不同,也釋然了。他們只是想走過鳳凰,而我們是想走進鳳凰,還盼望鳳凰能給予我們一些安靜的空間,把城市的喧譁在心間好好的梳理出來,我們麻木的重複著生活的輪轉,相同的街道,相同的環境,很多時候我們已把生活的底流遺忘,如適當的調節和轉換,偶爾轉到別的陌生的街道小憩一段時間,我想我們才能找到自己的本質。

吃過晚飯,我們一行八人分頭四行,我和夢,東東跟著月飾到沱江邊看花燈,而其餘四人去找他們的樂子。走進夜色中的鳳凰街道特有味道,因為每家的向外開放的家門口都會掛著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燈籠,燈籠里籠罩著紅色的光韻,像一條指引線,帶著溫暖的氣味。

延著城牆,我們到了沱江邊,晚上似乎所有的人都聚集在這裡了,沱江也是鳳凰古城的特色之一,它橫跨古城,盡頭不知在哪裡,這我沒有考究。向左看是“下虹橋”矗立在上頭,向右看是"鳳凰大橋"高高掛在空中。而兩座大橋的中間是沒有固定的建築橋,有一排木排搭起來的木橋橫跨,另外還有一些石頭建起來的石墩,間隔不一的從這頭排到那頭,因此大家把它叫做跳岩。沱江的水不深,就算你在跳岩里跳的時候不小心踩空掉進水裡,小孩也只是到膝蓋,不過掉進去時水花四射,身上的衣服跟著就會濕透了。沱江的水很清涼,在這樣的炎夏,把手放進水裡,竟然是透骨的涼意。兩條架起來的橋早已擠滿了人,大家都小心翼翼的擠身而過,還有些人占了好位置早已端在石墩上放起了花燈,也叫起願燈。四人中,我和東東最孩子氣,也一起嚷著要放花燈,我們的總財務長夢雪拿出2元錢給我們買了15盞花燈。


其實花燈的款式是琳琅滿目,多不勝數的,而我們買的只是最簡單的那種,一張紅的黃的正方紙疊成一個形狀,裡面放著一小截蠟燭,把蠟燭點亮然後輕輕的放到水裡,它就會順著水流流向遠方,風俗里說我們要在每盞花燈放下之前,心裡默默的許一個願望,就會願望成真。而我和東東就占了一個石墩,玩起了花燈,夢雪呢拿著相機在給我們狂抓鏡頭。最後月飾看我們玩得手忙腳亂,就加入給我們用火點著花燈,再把花燈放到我們手裡讓我們許願放到水裡。

東東還是一個八歲的小孩,對這一切充滿了新奇及好奇。而我是一個大人,這一刻卻也恢復了童真的本性,已經很忘記自己的投入了東東的中間來。夢雪和月飾這時也忘我的把我歸入到東東的系列,讓我們玩得盡興。

※本文作者: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