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路上(四)===三寸足寸量湘西之一



吊腳樓也像一個沉睡的女子正在薄霧中伸著懶腰,我們在跳橋上自由的跳著,不斷的轉換著鏡頭,很多時候我多想就這樣把這些生活實質通通的攝進鏡頭裡,然後帶給更多的人看到的是真正的內容,而不是我表面的呻吟。

穿過跳橋,延著江邊不斷的走,走過下虹橋,然後穿過一些窄窄的街道,無目的無方向的走,在一個山上我看到了幾個小孩並排的坐在山上的石頭上,大聲的琅讀,整齊有序,那種好學的畫面是讓我歡喜的,我似乎看到在這裡有種積極向上的動力。輕輕端下來給他們照一張相,小孩竟然羞澀的不敢和我對目。

不敢再打擾,穿過他們,我們來到了鳳凰古城的萬名塔,聽說這也是鎮江塔。而鳳凰的本名是叫鎮江鎮的,只是後來改名了而已,這些歷史的典故是聽一個路邊的車夫對我說的,而歷史的里的真實我倒是不再理會。塔應該有九層,我並沒數,但有個懂建築的朋友說這樣塔一般都會取陰數,而陰數就是單數。

塔,江水,吊腳樓,舊的建築,煙霧,輕舟,遠遠看去,竟然是幅極美的圖畫,淡淡的不著邊際的竟然讓人停駐了腳步,而喜歡攝影的朋友應該這是攝影的最好時機,而站在前面的夢雪已不斷的轉換著鏡頭,相信在她的獨眼下應該已成就了一幅幅佳作。


抬頭看到了黃永玉的畫展橫幅在江邊飄揚,我走到門口想瞧瞧,但看到有個人在門口把守著,所以放棄了。然後我們花上20元坐上竹排延江漂流而下,給我們說客的阿姨說應該到桃花島看看,這讓我想黃藥師的桃花島。反正是隨意,所以也沒拒絕就坐上了船。江水清澈透涼,兩邊的景色宜人,那樹的倒影在不斷划動的水中波紋泛濫,美得很。船家早有準備,指指船頂說上面有劃板,我們可以嘗試自己來划船的。這正合東東的意,他高興的拿出了劃板,我也拿了一塊,在舟上體會一下輕舟伴我行的滋味。到了桃花島才知道要收門票,而且價格不菲,我們對這些要錢的人造景觀並沒興趣,放以放棄了進去,只是在桃花島門口的江邊跳進水中嬉戲了一會,然後照了幾張相算是對此行有了一個確定的交待。

又坐上送我們來的竹排逆流向回走。這時太陽早已升起來了,霞光中我們看到人們也出來了,一些小孩站在江的中間,自己手工製做一些蜻蜓蝴蝶之類的小動物,然後延著遊船叫賣。我們經過時,夢雪給東東買了一個蝴蝶,而我看著這些小孩純樸的臉,也拿出一元錢買了一個蜻蜓吊在船頂上,讓它在風中飄搖。

沈從文的墓地剛好在這一截,所以船家把我們送到沈從文的墓地,也算是我們這一途的延江漂的結束。付過錢給船家,然後我們延著山路,跟著路人的指引,我們來到了沈從文的墓地。在沒到之前,我在想像,他的墓一定是修建得非常氣勢磅礴的,畢竟鳳凰里難得有一個名人,而且也因為他而引來遊人的關注,所以商業里加點色彩,也算是一種經營手法吧。但到了一看,很意外,只是一塊青石矗在半山腰,極其的簡單,石頭上刻著一些字跡,應該是他的平生,而石上放著一些遊人供送的花束。突然間,我心頭凜然,一種欽佩之情油然而生,這讓我想起了周恩來,把青骨灑向人間。不過後來聽說沈從文的故居和墓地其實還在他的鄉下,這裡只是鳳凰人自己弄出來的一個旅遊景地罷了。如真是這樣,也是讓人啼笑皆非的。

沱江的遊船分作兩部分,一部分是上游是政府承包的,而私人遊船不可以划過這邊,而我們剛才坐的是農家的遊船。從沈從文墓地里下山,繼續延著石板路走在江邊,這時的江已空前的熱鬧起來了,各種旅行團帶來的隊全聚集在萬名塔的出口裡,等著坐遊船。而為了賞閱遊人,在江中泊著一條固定的遊船,裡面會有幾個穿著民族服裝的漂亮女子對著游來游往的遊客一邊打著花鼓一邊拉著歌,那女子的聲音清脆響亮,歌聲非常的優美,如一個上午坐在江邊聽她和不同的船拉歌也是一種非常享受的事情。

※本文作者: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