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開創了田園詩


詩人在這裡指出當時社會風氣的腐朽,朝堂之上 "雷同共譽毀,咄咄俗中愚",正直的人是沒有出路的。而且長期的政治動亂,迫害無辜,魏昔以來 "名士少有全者",真是 "密網載而魚駭,宏羅制而鳥驚",當權者是靠不住的,"覺悟當念還,鳥盡良弓廢"。要保持高潔的品性,延命於亂世,便只有隱居這一條路了。
陶淵明心目中有自己的理想社會。這個理想社會就是他在《桃花源記》中所描繪的世外桃源。

 按照文章所描繪的,桃花源是一個與世隔絕、不受外界干擾的地方。桃花源外是一片桃花林,“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續紛",環境十分優美,引人人勝。"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從小山口進入,"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那裡土地平坦廣闊,房屋排列整齊,田地肥沃,池塘清澈,桑竹茂盛。田間道路縱橫交錯,井然有序;村舍中雞鳴犬吠不絕於耳;男男女女正在田間辛勤地勞作,老人和小孩在一邊怡然自樂。整個桃花源呈現出一派繁榮祥和、生機盎然的景象。
在生活上,桃花源人也是自給自足。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互相勉勵,努力耕種。桑竹繁茂,都可以蔽日遮陰了,五穀能夠及時種植,不違農時。到了收穫的季節,他們也能夠 "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所有的收穫都歸自己所有,而不必交那些繁重的苛捐雜稅。此外,這裡沒有兵丁、官吏,不見商業、學校,完全是一個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絕仁棄義"、"絕聖棄智"的 "小國寡民"式的社會。在這個社會裡下人人平等、共同勞作、酷愛自由、崇尚人性;沒有勾心鬥角,也沒有爾虞我詐,這就是陶淵明心目申的理想社會!
但是,這樣一個淳樸、安樂的烏托邦式的理想社會在當時是根本實現不了的。詩人知道在一個充滿著陰謀、屠殺、戰爭的社會中,他的 "世外桃源"只能是一種奢望,於是便隱居起來,希望在他隱居的狹小的生活範圍內,能找到心靈的安寧。

四、歸去來
 
黑暗的社會現實與崇尚自然的本性,使陶淵明最終選擇了歸隱之路。在辭官歸田時,詩人作《歸去來含辭》,表明自己要從官場之中退出的決心和志向。
文章的前二句:"歸去來含,田園將蕪胡不歸!"這無疑是詩人給自己的當頭棒喝:歸去啊!田園快要荒蕪了,為什麼還不歸去?表現了人生之大徹大悟。在陶淵明的潛意識中,田園是人類生命的根,是自由生活的象徵。田園快要荒蕪了,意味著根的失落,自由的失落。歸去來含,是田園的召喚,也是詩人本性的召喚。這個召喚的聲音是那樣的強烈,那樣的震撼人心,使得詩人歸心似箭,迫不及待地乘上小船、迎著輕風,日夜兼程地往家裡趕,惱恨晨光熏微,不見歸路。
熬過了漫漫長夜,終於看到了自家簡陋的房子,詩人高興得竟然跑著回家。童僕前來相迎,年幼的兒女也在門口等候。庭院中的小路己漸荒蕪,只有自己所種的松菊依然傲立於荒園之中,使詩人感到欣慰。抱著最小的孩子走進屋裡,看見瓶博里己經倒滿了酒,這分明是妻子的一片柔情。詩人取酒自斟自飲,看著家中的一切,心裡感到踏實、安寧。
歸隱之後的陶淵明每天都做些什麼呢?從他歸隱之後所作的詩文中,我們可以知道,此時的詩人忙於耕種、交遊、飲酒,過著自給自足、悠然自得的生活。
歸隱之初,詩人“開荒南野際,守拙歸田園” (《歸園田居·其一》),然後詩人又利用"方宅十餘畝",蓋起了 "草屋八九間",還在房後種植柳樹、榆樹,房前栽桃樹、李樹。詩人這隻長久被關在籠中的鳥兒,終於隨心隨性,復歸自然了。 
從此之後,詩人便開始了耕種生活,在《歸園田居·其三》中,詩人寫道: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埋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詩人在南山下種豆,但因雜草旺盛,豆苗稀少,他便一早起來就去剷除荒草,到了晚上才荷鋤歸來。艱苦的農耕生活並沒有使詩人灰心喪 氣,詩人反而因這種生活沒有違背歸隱的初衷而心情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