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田園詩派

山水田園詩派(三)
還想談談摩詰詩中體現的人生態度,摩詰詩體現了一種東方式的遐思冥想,在對人與自然的觀照中發現生命的意義。比起初唐四傑的昂揚勵志、李白的千丈豪情、杜甫的哀國哀民、邊塞詩人的英雄氣概,王孟更多是在追求心靈的內在平靜,他們在山水中尋求著大自然的恩賜,在質樸的農村風光中領略著人生的意義和真諦。有人批評王孟詩派是過分美化了農村的田園風光,以為這是統治階級意識的體現,所以杜甫成為了詩聖,而王孟則只能算是唐朝的二流詩人。或許可以這么說,終究他們的身份和真正的農民是不同的,他們未必能看清楚大好風光背後有多么不公平和殘酷。但從另外一個意義上來說,難道詩中一定要表現國家的災難和人民的苦難才算是不失詩人的良知嗎?杜甫的確在反映國家的災難和民族的不幸,但他又何嘗是完全站在農民的立場,《新婚別》里還不是一樣牽強地寫出一個新婦勉勵自己的丈夫去前線打仗,不要牽掛家裡。如果說美化,竊以為這才是美化。當然從今天的觀點評價杜甫的詩,詩聖之稱已經更多的是從詩歌藝術上的評價,而不是原來那帶著濃濃的儒家正統色彩的稱號,一旦發生了這種變化,詩聖的殊榮能否仍為杜甫所有,現在也成為一個有爭議的話題。

山水田園詩派(四)
王維詩中對於山水的表現不只是一種靜態的展示。"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是何等的胸襟,何等的雍容氣度!水窮之處,對於追根溯源去探究水流來處的人,自是一種悵然若失的迷惘,一種沒有懸念的失落, 水窮之處,也自然是一個尷尬的所在,這時如果你顧自後悔或者牢騷滿腹都,只有徒傷雅興,何如轉換視線去欣賞雲?當然,你知道,這不過是一個隱喻而已。或者我們可以說,中國的文化本身就具有著這樣一種悠閒恬淡的氣質,它不但是文人們畢生追求的人生方式,也是他們改造和提升精神境界的一種玄想,卻輕輕鬆鬆的融會在對自然界的感受和體悟之中,不經意的就道破了人與自然之間的微妙而純美的交融,詩人正是通過與自然界的疏離表達了傳統文化中一種普遍的情感體現特徵。可以說,這種情感特徵是中國文人最單純樸素的精神追求。中國文化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綜合體,深受儒釋道等不同思想體系和文化底蘊薰陶的中國文人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種超越任何其中一種的獨特品格,既有儒家的入世的積極態度,又有道家出世的灑脫不羈,功成身退,歸隱山林始終是文人最完美的人生理想。王維四十歲後帶官歸隱,前後期的詩中自然都少有鬱郁不得志的苦悶,又是虔誠的佛教徒,淡淡的禪機常常不經意的出現在詩句中,雖然少了年少時的凌雲鬥志和輕狂,卻增添了無限的韻味。喜歡王維的詩,也正是因為他的詩更多的是對自身的一種關照,這種關照是超越時代的,不會因為李唐王朝的覆滅而變得失去意義,個人是渺小的,但又是最深邃的,以詩的美感來體驗個體存在的狀態,是一種超人的睿智。王孟詩在後代受到文人的普遍關注,也是由於他們的詩能與任何一個時代的人產生共鳴,讓人在欣賞詩的過程中體會其中的哲思,然而這種哲思又與宋代那些淺薄的哲理詩有著明顯的不同,那種所謂的哲理沖淡了詩的意境和韻味,甚至沒有了美感,而摩詰詩卻是在形式的美感後面潛藏著悠 悠哲思,這種哲思是要靠感悟來獲得的,而不是靠說教灌輸給別人。

山水田園詩派(五)
作為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詩人,孟浩然的確有他自己的獨特風格,他的詩歌創作沒有王維那么變化多端,主要以五言為主,比起王維的注重色彩變化和詞語之間的動靜交替,孟浩然的詩多了一份悠悠古意,淡然中透著一份寧靜,詞語也不很追求動靜光色等的協調,這可能與酷愛繪畫的王維不同,但無論是山水詩還是田園詩,都充滿了真摯的情趣,尤其是田園詩,瀰漫著濃濃的生活氣息,個人認為,在田園詩上,孟浩然的詩要好過王維。畢竟王維是佛教徒,心境在紅塵之外,很多事情是以出世的心情來關照的,恬淡則恬淡矣,只是少了很多入世之人對生活的細微感觸。李白有《 孟浩然》一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