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的特點


第三,聯腳(即上下聯的最末一字)的平仄也是固定的。上聯用仄聲收,下聯用平聲收。這與律詩的情況也一樣。如果上下聯內又包含有幾個分句,那就要注意分句句腳的平仄協調。如“十月”幾句的格律為“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上聯兩個分句的句腳是“平、仄”,下聯句腳為“仄、平”,正好相對。
以上有關字數相等、詞性相同、句法結構一致、平仄協調幾方面,是對仗的一般規律。對於那些立意新、內容好的對聯,即使在對仗上稍有小失,也不必求全責備。尤其是撰寫長聯的時候,由於文字較多,節奏與句法不免複雜,要求詞性、結構、平仄嚴格相對.比較困難,因此更允許有些變通。出於對仗的需要.上下聯同一位置上避用相同的字,是對聯寫作的常規。如湖南嶽陽樓聯:
洞庭天下水
岳陽天下樓
著兩個“天下”,以突出洞庭湖之壯觀和岳陽樓的雄奇,實際上已成為一種修辭現象,這種變通,未嘗不可。
對仗是對聯的生命,它既表現在形式上,同時也反映在內容上:上下兩聯語意必須相聯而不重複。從上下聯關係上對仗可分為正對、反對和串對。
正對,上下聯在內容上是並列的,明代解縉有一聯:
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
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上下聯互相補充,沒有主次之分,妙在藉助比喻諷刺了那些徒有虛名、不學無術的人。
正對忌合掌,也就是上下兩聯不能說的完全同義。
雲澤清光滿
洞庭月色深
雲澤是洞庭湖的古名,清光就是月色,“滿”與“深”都是月朗光足之意,因此上下聯完全同義。
反對,上下聯在內容上一正一反,對比鮮明。如:
苟有恆,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最無益,莫過一日曝十日寒
上聯正說,下聯反說,把治學之道闡述得十分透徹。
又如鍾馗廟聯:
奇才人不識
怪貌鬼能欽
鍾馗是傳說中的一位貌醜心美的捉鬼之神,他對鬼凶而對人善,民間奉之以辟邪驅鬼。傳說他活著的時候卻懷才不遇,屢試不中,羞歸故里,觸階而死。
上下聯首二字互文,而以“人不識”與“鬼能欽”來對比映襯,抒發了無限的感慨,給人強烈的震撼。
串對,也稱流水對,上下聯在內容上或為連貫關係,或為假設關係,或是目的關係,等等。如果兩聯分別獨立開來,意思就不完整,或不明白。如廣州鼎湖半山亭聯:
到此處才行一步
望諸君莫廢半途
在內容上,下聯是緊承上聯而發的。給人以忠告,使人增添前進的勇氣。
又如啟功有聯曰:
若能杯水如名淡
應信村茶比酒香
上聯假設,下聯推論,寫得耐人尋味。
對仗決定了對聯的勻稱性,而勻稱性也規定了對聯的書寫格式。對聯直行書寫,懸掛張貼時上聯在右,下聯在左。字數較長的對聯如一行寫不完時,可換行寫下去,但上聯是從右往左排,而下聯從左往右排,以求對稱平衡。換行後第一字也應與前一行排齊,不得高於或低於前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