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聯法則



【擬人法】

把某些沒有生命力的東西表現為有生命力的人的言語或行動,借物以抒情的方法稱為擬人,用這種方法製作楹聯就是楹聯創作中的擬人法。這種寫作方法在聯語創作中也常常用到。如: 青山忍慟埋忠骨; 碧水含悲泣英魂。 “青山忍慟”和“碧水含悲”是利用擬人手法,將山與水人格化了,也把人們對周總理的無限深情抒發出來了。再如: 燭向燈云:靠汝遮光作門面; 鼓對鑼曰:虧儂空腹受拳頭。 此聯將“燭、燈、鑼、鼓”人格化,借它們的對話,表現出舊時社會上人與人之間的某些關係、彼此的處境和感受,聯語顯得幽默滑稽而富於內涵。 ☆ 綜合法 上面介紹了許多楹聯寫作方法或稱作聯格,但在實際運用中,除了某些方法單獨運用外,還常常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聯格綜合運用,特別是那些長聯,更是需要綜合運用多種手法。

試舉數例於下:

1.用典與鑲嵌的綜合運用 起病六君子; 送命二陳湯。 聯鑲“六君子”、“二陳湯”兩味中藥湯頭。但同時又是用典:上聯指楊度、劉師培等籌安會擁立袁世凱做皇帝,暗諷袁得了想做皇帝的夢;下聯指陳樹藩、陳宦、湯鄉銘三人,本是袁的親信,後見大勢不妙,先後宣布“獨立”,成了袁的“送終湯”。全聯語意雙關,簡潔明白,功力深厚。

2.漏字與諧音的綜合運用 一二三四五六七; 孝悌忠信禮義廉。 這是廣大聯友十分熟悉的一副楹聯,上下聯分別漏了“八”與“恥”字,寓意“忘(王)八”“無恥”,諷刺辛辣而含涵,令人回味無窮。

3.用典、借代、雙關的綜合運用 騎青牛出嘉峪老子姓李; 斬白蛇入鹹陽高祖姓劉。 相傳古時有一秀才與一老者同住一店,老者謙遜地問道:“秀才高姓?”那秀才本就恃才傲物,見老者衣著樸素、土裡土氣,便出上聯以奚落之,同時反問老者“何姓”。老者見秀才如此無禮,便毫不客氣地回敬了下聯。應該說上下聯均出口不凡,上聯用李聃出關之典,借“老子”之名以自代,語意雙關。下聯老者用劉邦斬白蛇之典,借“高祖”以自代,同樣語意雙關,且對仗工整,一掃秀才之傲氣,使其從此懂得了“山外有山”的道理。